朝鮮牛之味:看牛肉如何餵飽一整個近代韓國 | 拾書所

朝鮮牛之味:看牛肉如何餵飽一整個近代韓國

$ 342 元 原價 380
大口吃牛,無牛不歡! 不瘋牛,別說你了解韓國!
餐餐占據大韓民族飯桌,熱愛牛肉的飲食文化史

  究竟從何時開始,被視為一國農業根本的牛,成了所有人桌上的美食佳餚?
  透過牛來了解朝鮮時代的歷史、文化及生活。


  朝鮮時代以農為本,牛占有相當重要的一席之地,因為一頭牛的勞動力可以取代少至五人多至十餘人的份量,也因此根據家中有幾頭牛,生活品質也會全然不同。所以國家飼養牛,對百姓有所貢獻,而百姓也盡自己努力來養牛。可以說牛的數量就是朝鮮時代的國力象徵。

  但與此同時,牛在朝鮮也是美食之一,珍貴的家畜常會被端上宴席。人口約一千五百萬左右的十七世紀後期,一天屠殺約一千多頭牛,所以國家也經常發布「牛禁令」,嚴格取締屠殺牛隻,但並沒有阻止朝鮮時代的人民對於牛肉的喜愛。本書透過大量的歷史資料,讓讀者一窺朝鮮時代對於繁殖牛隻的努力,同時也讓我們看看朝鮮時代的人民對牛肉美食的熱愛。

  除了餵飽國王與菁英的肚子,也讓人民的錢包滿滿。
  牛肉,就是朝鮮時代前進的動力!


  上至國王,下至百姓,在朝鮮時代,牛肉總是充斥在人民的生活之中。不管是要成為國王或即將成為國王,都要吃牛肉,因為牛肉就象徵著一國之君。若未經過國家核准就食用牛肉的話,甚至可視為是要掠奪王位的逆賊。明宗時,朴世蕃在國王即位初期與一群住在社稷洞的武人捕捉牛隻,因此以「逆謀之嫌」的理由被處決。朝鮮前期武人南怡為了調養滋補體弱的身子而吃了牛肉,也以國殤中的理由被逮捕;當時還在他家的廚房中發現了幾十斤的牛肉。

  此外,在朝鮮時代,牛肉更是精英分子成均館儒生家中不可缺少的日常飲食。成均館儒生用牛肉來滋補因認真讀書而精疲力竭的身心,國家也特准這些儒生可以盡情享用牛肉,剩下的牛肉再給被稱為「懸房」的牛肉專賣店販賣。經由此方式販賣的牛肉,不僅成為成均館儒生經濟的後盾,也被用來當作營運國家機關的費用。

  本書以獨特視角及嚴謹的資料解讀,從飲食文化面切入探討韓國的歷史。無論你是牛肉愛好者,還是對牛肉敬謝不敏,在韓風席捲全世界的此時,都能從中窺見韓國文化有趣的一面,進而更加理解這個獨特的民族。

美味推薦

  毛 奇│飲食文化作家
  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孫榮Kai│知名韓籍主廚,三立都會台「型男大主廚」客座主廚
  許怡齡│中國文化大學韓文系副教授
  彭紹宇│作家
  詹宏志│作家,網路家庭董事長
  (按筆劃序)

  「在朝鮮王國,要當王者,要打贏勝仗,想當人生勝利組,都得吃牛肉才可以,沒有一種動物的肉比牛肉在韓國有更大的象徵力道。讀本書如庖丁解牛,可清楚了解韓國的牛肉食用歷史。」──飲食文化作家,毛奇

  「牛肉是最初把我帶入韓國研究的起因,這本書解答了我多年來對於韓國人愛好牛肉現象的疑惑,有趣又長知識。」──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何撒娜

  「有趣的主題加上嚴謹的考證,本書將帶領讀者從自家餐桌穿越到朝鮮時代!」──中國文化大學韓文系副教授,許怡齡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