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義原來是忍術和茶道的始祖、神農竟然變成兩神及溫泉之神、關帝化身為佛教護法及海上保護者、鍾道則成了武士的時尚指標……
一眾「漢神」離鄉別井、遠渡東洋,祂們如何接受日本文化的洗禮?又怎樣改變當地文藝和民俗面貌?
渡海而來的中國神靈,在日本披上神道及民間習俗的外衣,成為日本文化及宗教系統的一部分。
在地化後的中國民間宗教成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其名字雖被保留,但內容已由日本元素所主導。「和魂漢神」的性質正是中日宗教的融合及「中為日用」的文化挪用。
本書是有關中國民間信仰在日本德川時代(1603–1868)在地化的開拓性研究。通過對「聖帝明君」、「文武二聖」及「守護神靈」這三大範疇中八位「漢神」(伏羲、神農、大禹、孔子、關羽、媽祖、石敢當、鍾馗)的個案考察,本書探討中國民間信仰如何在近世日本入鄉隨俗,並產生跟中國不同的形像、傳說、文學、祭祀型態及藝文表現。這些渡海東遷的「漢神」雖然保留了中國的名字,但祂們的形象及精神已逐漸在地化,紛紛被納入日本民俗傳承及宗教系統,成為當地文化的一部分。本書對「和魂漢神」現象提供綜合性分析架構,不但揭示日本吸納中國文化的機制,而且勾劃出近世中日宗教交流的輪廓,嘗試為中日文化交流史提供一個嶄新的視角。
名人推薦
本書分析中國民間信仰之神祇,在日本民間社會「在地化」之過程與特徵,提升學術界對「東亞文化圈」(Sinosphere)之多元性之瞭解;更能開拓研究新視野,使讀者對中日文化交流中之「去脈絡化」與「再脈絡化」現象,獲得具體理解,貢獻卓著。——黃俊傑,國立臺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本書論述中國民間信仰在德川日本在地化的經緯,彙整德川時代的文獻,對「和魂漢神」現象作綜合分析,勾劃出近世中日宗教文化史的整體圖像,除了對中日文化交流史提供嶄新視角,更利用中國元素構建日本文化的特殊性,具有深遠的參考價值。——徐興慶,中國文化大學校長
吳教授此書不僅推進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而且對深入理解日本文化,尤其日本神道的中國因素,具有開拓性的學術價值。其研究以原始文獻為基礎,也重視實地考察,這與我歷年來強調的「回歸原典」的精神非常契合,特此推薦。——劉岳兵,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教授
本書可貴之處有二:一是讓諸多「漢神」散落在日本民間文化的孤獨線索,串連成一本深有連結意義的中日文化交流史;另一是對「和魂」一語的概念,採用將中國文化吸收以豐富日本文化的意涵,不僅解除近代「和魂」一語被國學者操弄成的一元化政治信仰,也讓「和魂」飛入尋常百姓的民間信仰中,還原了其豐富、多元且具跨國性的本來面目。——張崑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
吳教授長年研究十七至十九世紀之間漢學在德川日本的流轉、流變,近年更擴及此時期文化交融的其他面相,可謂碩果累累。本書視角獨特、內容新穎,為其又一力作。——林少陽,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
一眾「漢神」離鄉別井、遠渡東洋,祂們如何接受日本文化的洗禮?又怎樣改變當地文藝和民俗面貌?
渡海而來的中國神靈,在日本披上神道及民間習俗的外衣,成為日本文化及宗教系統的一部分。
在地化後的中國民間宗教成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其名字雖被保留,但內容已由日本元素所主導。「和魂漢神」的性質正是中日宗教的融合及「中為日用」的文化挪用。
本書是有關中國民間信仰在日本德川時代(1603–1868)在地化的開拓性研究。通過對「聖帝明君」、「文武二聖」及「守護神靈」這三大範疇中八位「漢神」(伏羲、神農、大禹、孔子、關羽、媽祖、石敢當、鍾馗)的個案考察,本書探討中國民間信仰如何在近世日本入鄉隨俗,並產生跟中國不同的形像、傳說、文學、祭祀型態及藝文表現。這些渡海東遷的「漢神」雖然保留了中國的名字,但祂們的形象及精神已逐漸在地化,紛紛被納入日本民俗傳承及宗教系統,成為當地文化的一部分。本書對「和魂漢神」現象提供綜合性分析架構,不但揭示日本吸納中國文化的機制,而且勾劃出近世中日宗教交流的輪廓,嘗試為中日文化交流史提供一個嶄新的視角。
名人推薦
本書分析中國民間信仰之神祇,在日本民間社會「在地化」之過程與特徵,提升學術界對「東亞文化圈」(Sinosphere)之多元性之瞭解;更能開拓研究新視野,使讀者對中日文化交流中之「去脈絡化」與「再脈絡化」現象,獲得具體理解,貢獻卓著。——黃俊傑,國立臺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本書論述中國民間信仰在德川日本在地化的經緯,彙整德川時代的文獻,對「和魂漢神」現象作綜合分析,勾劃出近世中日宗教文化史的整體圖像,除了對中日文化交流史提供嶄新視角,更利用中國元素構建日本文化的特殊性,具有深遠的參考價值。——徐興慶,中國文化大學校長
吳教授此書不僅推進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而且對深入理解日本文化,尤其日本神道的中國因素,具有開拓性的學術價值。其研究以原始文獻為基礎,也重視實地考察,這與我歷年來強調的「回歸原典」的精神非常契合,特此推薦。——劉岳兵,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教授
本書可貴之處有二:一是讓諸多「漢神」散落在日本民間文化的孤獨線索,串連成一本深有連結意義的中日文化交流史;另一是對「和魂」一語的概念,採用將中國文化吸收以豐富日本文化的意涵,不僅解除近代「和魂」一語被國學者操弄成的一元化政治信仰,也讓「和魂」飛入尋常百姓的民間信仰中,還原了其豐富、多元且具跨國性的本來面目。——張崑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
吳教授長年研究十七至十九世紀之間漢學在德川日本的流轉、流變,近年更擴及此時期文化交融的其他面相,可謂碩果累累。本書視角獨特、內容新穎,為其又一力作。——林少陽,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