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回溯與當代的辯證,就像是一次次被按下的快門,詳實記錄過往的風景及人事物。本期館刊「捕風景的人」以方慶綿為專題,探看山林的開放與進入,詢問新高伯為何落腳嘉義、這座城市的特殊性,記引其身體心靈移動的路徑,爬梳自19世紀發明傳播到亞洲的攝影,在他的時代是如何演進發展,以及相關臺灣攝影的研究,並輔以相關人物訪談及規劃有國際攝影的跨域觀點。
首篇由影像研究者陳佳琦以臺灣1930年代為背景,就「寫真館的興起」、「臺人攝影師的崛起」、「民間業餘團體的興起」等面向,探問當時的攝影狀況。而長年整理、蒐集大量報紙新聞與廣告、雜誌期刊、寫真帖等文獻資料的攝影研究者蕭永盛,則透過資料中的線索逐步研究建構對日本時期臺灣寫真館的認識與發展。最後,影像創作者李旭彬分享了與方慶綿後代方重雄先生的訪問現場,以及在記憶的回聲裡,歷史影像如何在當代的場域中再次復返。
接續專題的討論,本期【跨域視點】將時序鎖定於1940年代至今,各國攝影者由早期商業攝影中所發展出的創作狀態。而在戰後的年代,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研發出的非專業人士相機所帶來的便捷性,也進一步改變相館的經營生態。創立於1936年的美國人像攝影製造商Lifetouch則在經濟大蕭條期間開始與學校合作學生照的拍攝,這種攝影方式也漸漸成為大眾的集體記憶。【連動實驗室】紀錄復返團隊的復返路徑,【典藏研究】以數位典藏的知識轉向為題討論,【閱讀嘉義】單元則專訪嘉義出身的林福地導演,分享早期臺語片時期與同鄉攝影師陳忠義、陳忠信兄弟共同工作的電影生涯,以及用鏡頭紀錄嘉義超過六十載、早期任職糖業公司、中視駐地攝影記者,而後不懈深研、學習攝影、紀錄片創作的賴澄茂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