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型高級中學國文4 | 拾書所
$ 342 元 原價 380
針對108課綱設計,
多位臺灣漫畫/插畫家打造專屬配圖,
貼近生活經驗的選文,
全新設計的「提問」、「寫作練習」等欄位,
一本從「自己」出發,真正與社會、世界接軌的課本。
 
  老師好教、學生好讀,
  課文設計編排生成完整閱讀脈絡、有效增強閱讀理解!
 
  通過國家教育研究院審定,是一本真正可以在高中課堂使用的授課用書。
 
  「同心圓式」編輯架構——
  一冊一個主題:自我>他人>社會>世界>未來
  以「大量、完整閱讀」為內文設計的起點。
  每冊的主題下再區分單元,每單元有二至三課。
  透過「主題」、「單元」到「課文」的連結,生成完整的閱讀脈絡。
 
  第三冊課題聚焦在「社群與認同」上,
  針對「公共生活」、「自我安頓」與「環境意識」三個主題選文。
 
  「公共生活」裡,首先是《禮記》裡的經典選文〈大同與小康〉這部分,可看出當時人們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以及反映了知識分子追求的政治目標。再來是鄭用錫的〈勸和論〉是為了止息清代臺灣的「械鬥」而寫,近似於現代公共評論的文章。之後是朱家安〈自以為的客觀性〉,提供一種「思考工具」來面對社會議題。
   
  與「公共生活」一體兩面的則是「自我安頓」,當我們所持有想法不被社會主流接受、無法發揮影響力時,我們該如何自處?從蘇軾被貶謫後寫的〈赤壁賦〉看所謂的「豁達」與變/不變的人生哲理探討,然後是與臺灣白色恐怖時期背景相關的陳列〈無怨〉和簡莉穎〈服妖之鑑〉(節錄)。陳列〈無怨〉描寫他在戒嚴時期的牢獄經驗,描寫當時知識分子在精神上的「苦」,但仍努力保值自己的理想性。簡莉穎〈服妖之鑑〉(節錄)則選了原劇本中的四段來表現在國家暴力威脅下,不但政治意見被審查,連個人的性別認同都會成為原罪,探討「自我」之於人的重要性。
 
  「環境意識」則以臺灣環境特色和發展為主軸,選了夏曼‧藍波安〈黑潮の親子舟〉和阿盛〈火車與稻田〉。夏曼‧藍波安〈黑潮の親子舟〉描寫達悟族與海洋共生、互相尊重的海洋文化,與現代國家將海洋是為資源與疆域的不同。阿盛〈火車與稻田〉描寫漢人傳統農村社會,隨著現代化腳步,一步一步流失的過程。
 
  中國文學史「元明清」,選錄了關漢卿的戲曲〈竇娥冤〉(節錄),以及袁宏道的隨筆〈晚遊六橋待月記〉。
 
  最後則是「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本冊收錄〈語言、知識與經典〉、〈通往自由與幸福的道路〉兩單元,採用主題論述的方式,先介紹概念再以幾則選文舉例,從文化面、思想面、哲學面、社會面等等來探討「中華文化」,並且採用接近哲學讀本式的橫排方式編排,有別於其他傳統課本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
 
  ★本書各欄位介紹:
  1.導言
  單元式引導,議題自然融入教學,兼顧多元與平衡。
 
  2.題解、作者
  散文式行文,避免使用陳言套語,補足文章脈絡。
  完整短文概念撰寫,呼應「大量閱讀」的素養養成。
 
  3.提問(本版國文課本的特殊設計)
  提點文章細節,引導學生精讀。
  以「隨文腳註」的形式,進行針對選文的提問。
 
  4.問題與討論
  從宏觀角度發問,勾連生活情境。
 
  5.BOX(本版國文課本的特殊設計)
  此欄位視情況補充在需要的課文當中,功能是以「專題式」的方式,提供值得專門討論、或是可以拓展課文議題廣度的知識。
 
  6.寫作練習(本版國文課本的特殊設計)
  系統化寫作教學,一篇課文學習一個寫作技巧。
 
  7.延伸閱讀
  同一主題、多元媒介,連結古典與現代、教師與學生的經驗橋樑。
 
  8.閱讀超連結
  與課文呼應的自學篇章,提供能與課文連結的「有機的大量閱讀」。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