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多數的文章是參與1980至1990年代臺灣社會有關「民主化」辯論,各文建議如下:一、政治批評形塑了思潮,而無論在東方或西方,思潮常常和經濟發展或政府政策同樣地會影響到歷史進程;二、東西方的思潮均無可避免地基於哲學觀念,亦即人類對普遍處境的一些想法,像現代人權或儒家天地人等觀念,它們對所有人來說,都被當作是客觀真實的、道德上必要的,以及以開明的方式來討論未知之事(即認識論)來呈現自身;三、雖然所有的哲學觀念都宣稱是以尋求普遍真理為目標,它們也深受文化傳衍觀念之影響,而不同的文化對哲學會有不同的想法;四、新儒家重要的歷史研究顯示,儒家文化不僅由「三綱」那樣的權威主義所構成,也包括以「自作主宰」的能力來批判政府的信念;五、然而他們對儒家文化的分析,包括他們所提出影響深遠的「內在超越」的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經驗材料,使他們無法清楚認識儒家文化與西方自由主義現代性之差異;六、儒家文化像全世界所有文化模型(包括西方的啟蒙運動)一樣是個可以辯論的複合體,它持續地鍾情於一種「轉化的」、「柏拉圖式」烏托邦的政治批評,而非「調適的」、「亞里斯多德式」的漸進主義;以及七、這一種儒家的轉化精神深深地影響現代中國思潮,無論是馬克思主義或反馬克思主義、傳統主義或反傳統主義。
重量級學者好評推薦
在當代中國思想史家中,墨子刻教授是相當獨特的一位。墨教授早年受到左派思想的影響,嚮往平等、人道的社會。後來在唐君毅等人的影響下,轉而傾向發掘儒家的底蘊,並積極認定儒家至今仍有其活力。但墨子刻教授受西方保守主義政治哲學浸淫很深,認同「西方認識論大革命」的觀點,強調政治中「審慎」的重要,對儒家的「樂觀主義認識論」及傳統的烏托邦政治精神,保持相當的警覺。
墨子刻教授的文章立場鮮明、富挑戰性。他與馬若孟合撰的《漢學的陰影:美國現代中國研究近況》曾引起世界漢學界極大迴響。而他的《擺脫困境》一書出版之後,美國的Journal of Asian Studies曾出版專號討論回應,非常罕見。
收在本書中的許多文章,基本上反映了墨子刻教授上述的關懷,不管是贊成或反對,都值得一讀。──王汎森(中研院前副院長、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墨子刻是一位特立獨行的大師級的思想學者。多年以前,他就預見到美國正在陷入一場深刻的文化危機,這場危機正在以比人們想像中還要快的速度到來。他指出,當今西方世界,要絕對自由而放棄文明教養,把平等與個人自由予以絕對化,是現代左翼自由主義的基本趨勢,在他看來,文明是自由主義的界限,也是自由主義的必要條件。一個人如果只知個性自由放任,放浪形骸,而沒有教養與文明修養,幾乎與動物無異。墨子刻對這種抹殺古典文明精神,並日益成為美國知識分子主流的進步主義的左翼思潮,始終持相當強烈的批判態度。他多年前的預見,現在在美國可以說是不幸而言中。
墨子刻先生的思想屬於保守主義,但他對那些對貧富差距無動於衷的美國保守主義者,也保持獨立的批評態度。
一個真正的自由主義者如何在兩者之間實現平衡,有沒有更合適的思想選擇?有沒有可能採取這樣一種立場:在社會道德生活層面,主張德性化的文明生活,在經濟領域又不那麼無限的自由放任,把自由主義的德性主義,與公平精神結合起來?墨子刻先生在他的著述中,不斷環繞這些問題作出自己的探索。他的探求也會激發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度思考。
墨子刻教授多次來到中國大陸,每次與他暢談,都有一種如沐春風之感,他是我所認識的少數對中國文化與當代中國思潮研究都有透闢見解的美國學者之一。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對於中國現實發展的關注,對中國問題的同情理解,完全不同於那些指手劃腳的美國政客。
他的思想最大的吸引力就在於觀點犀利,充滿深刻的智慧與洞見,並且總是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閱讀他的書,讀者的思想可以隨著他的文字,從容地翱翔於思辨與現實之間。──蕭功秦(中國新權威主義現代化理論的代表學者,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