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廟天壇藏珍:繡藝百品 | 拾書所

臺灣首廟天壇藏珍:繡藝百品

$ 900 元 原價 1,000
  臺南是臺灣開發最早的文化古都,寺廟則是臺灣民間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寶藏。臺灣首廟天壇(昔稱天公壇)始建於清咸豐四年,相傳廟址所在的「鷲嶺」即是開臺聖王鄭成功設壇祭天之所,因此首廟天壇的歷史不僅反映明鄭時期以來臺灣府城開發和玉皇信仰凝聚的過程,也承載了府城人民數百年來的敬天思想及宗教活動內容。
 
  首廟天壇自落成以來即香火鼎盛,信徒絡繹不絕,敬獻文物精美豐富。其中各時期繡品總數計四百餘件,製作年代涵蓋1920年代至今,是目前已知臺灣寺廟收藏繡品數量最多、紀年分布範圍最完整者。本書收錄的內容不僅是天壇發展沿革、科儀內涵和廟務組織的視覺化紀錄,也是近百年來臺南和臺灣宗教繡品發展史的重要見證。
 
好評推薦
 
  賴清德(中華民國副總統)
  內容不僅反映了天公信仰之誠、天壇廟務之盛與典藏文物之精,也極可能為臺灣傳統刺繡工藝的復興開啟新的契機。
 
  黃偉哲(臺南市市長)
  天壇典藏的刺繡品數量眾多、裝飾豐富、色彩絢麗,能充分反映近百年間臺南及臺灣刺繡業的發展歷史,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
 
  葉澤山(臺南市文化局長)
  這不僅是臺南市宗教界的盛事,也是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的重要果實,值得推薦以饗讀者。
 
  徐國潤(財團法人臺灣首廟天壇董事長)
  這些刺繡品不僅繡製工藝精湛,還有多件標明受贈對象、敬獻人、年代以及製作地點和繡莊等,對於瞭解本壇廟務沿革和臺灣宗教繡品源流具有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粘碧華(國立故宮博物院顧問、刺繡藝術專家)
  臺南天壇繡品收藏了橫跨近一世紀不同時期的各種金繡與彩繡,不但為臺南繡莊的演進歷程留下珍貴紀錄,相信也能激起今日刺繡愛好者的共鳴與迴響。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