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命釋法:大法官與轉型正義 | 拾書所

奉命釋法:大法官與轉型正義

$ 380 元 原價 400
  「本席奉命釋法,責無旁貸,時際艱難,義無反顧,用特本其愚誠,陳述不同意見如右。」—大法官林紀東
 
  即將改寫臺灣法律史的釋字檔案解讀,重磅出版。
 
  為什麼在臺灣歷史上,曾經有一群立委的任期超過四十年,直到九○年代才能改選?
 
  為什麼曾經有人只是在十三歲參加某個兒童團,卻在數十年後某一天就變成參加叛亂組織的證據?
 
  為什麼解嚴以後,過去不合理的軍審判決無法再上訴,白色恐怖受難者要平復司法不法卻被認為有害社會秩序?
 
  所有的歷史謎團,都得回到最初的起點。這些問題,都與威權統治時期的大法官解釋脫離不了關係。但是,這些解釋的歷史脈絡是什麼?歷經了什麼樣的討論過程?黨國體制有沒有影響?對於轉型正義與民主發展的意義又是什麼?如果僅僅只是回顧既有的大法官解釋文,依舊無法替我們解開答案。
 
  為了還原歷史真相,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於二○一九年與司法院協調,首度調用九案未曾公開的會議紀錄與檔案資料,可以幫助我們釐清攸關萬年國會、戒嚴體制等與轉型正義至關重要的解釋是如何做成的。
 
  如今這批檔案已對全民公開,透過跨領域學者的抽絲剝繭,有助於我們理解大法官在威權統治時期所扮演的角色,並且更立體地掌握政府機關不同部門的交互影響。更重要的是,我們將得以檢視與反省威權體制如何介入大法官解釋,共同思考大法官的歷史座標。
 
  「透過檔案的揭露,我們才得以進一步釐清哪些大法官致力於配合國策、黨化司法,而哪些大法官又是真正秉持著《憲法》守護者的立場奉命釋法,這樣我們才可能重新評價各個大法官應該負起的歷史責任。」—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在可見的未來,至少八十三案釋憲檔案的公開,將會改變臺灣的憲法學研究。本書對既往釋憲程序與實體運作的分析、解讀,亦適足以提供未來研究者入門的參考。」—劉恆妏(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
 
各方聯合推薦(按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尤美女∣人權律師
  邱顯智∣立法委員
  范雲∣立法委員、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孫迺翊∣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許澤天∣成功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楊貴智∣《法律白話文運動》創辦人
  劉棕欣∣喵律師小欣
  錢建榮∣臺灣高等法院法官
  薛化元∣政治大學文學院院長
  薛翰駿∣沃草總編輯
  顏厥安∣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特聘教授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