鐳女孩:二十世紀美國最黑暗的歷史與一群閃亮的女孩改變世界的故事 | 拾書所

鐳女孩:二十世紀美國最黑暗的歷史與一群閃亮的女孩改變世界的故事

$ 412 元 原價 550

照亮美國勞工史的一段黑暗篇章,

鐳女孩⋯⋯在穆爾的筆下重新活了過來!
 

她們天真地為公司賣命,公司卻在她們生病後棄如敝屣⋯⋯

1920年代,新發現的化學元素「鐳」在人類世界引發的風暴!

當她們塗亮每一支夜光表盤時,不知道發光的原料正帶她們走向畸型與死亡。

 

 

從花樣年華的美少女,變成需要背架支撐才能行走的「活死人」,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一百年前全球最知名公害事件

     ★取材自未公開日記、信件和訪談的真實傳記

     ★亞馬遜暢銷榜第一名、近8,000名讀者4.5顆星

     ★全球最大書評網站Goodreads讀者票選為「2017年度最佳歷史書籍」

     ★美國圖書館員2018年「最喜愛的非小說圖書」

     ★美國國家圖書館協會評為 2018 年「非小說類優秀圖書」

     ★《學校圖書館期刊》、《書單雜誌》星級推薦

     ★艾瑪華森讀書俱樂部選書

 

林宜平|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顧玉玲|北藝大文學所助理教授、北捷潛水夫症戰友團召集人──專序推薦

 

果子離|作家

房慧真|報導文學作家

藍佩嘉|台大社會系教授

陳信聰|公視《有話好說》主持人

林靜如|律師娘 

賴芳玉|律師 

吉佛慈|台灣師大附中化學科教師兼國中部主任

林厚進|賽先生科學工廠創辦人

陳竹亭│台大化學系名譽教授 

蘇上豪|外科醫師、金鼎奨得主── 口碑推薦

 

 

1898年,當居禮夫人發現新元素「鐳」的新聞點亮報紙頭條時,也令商人們嗅到商機,任何號稱添加鐳的商品都廣受歡迎,鐳水、鐳奶、鐳補藥,甚至鐳的彩妝品大行其道,人們將這發光元素塗在頭髮、眼皮和指甲上。在放射性元素危險性已成常識的今日看來,當時人們的行徑簡直匪夷所思。

 

故事從一次大戰說起,當時對於用鐳製成的發光塗料需求大增,從飛機、潛水艇、戰艦到士兵手表等儀表都要塗上這種塗料,供軍事使用。戰後,夜光表成為時髦熱銷品,供不應求,而生產鐳表盤的公司宣稱鐳對身體有利而無害。

 

表盤塗繪這項精細作業由女工進行,她們青春無敵眼靈手巧,有著婦女薪資排行前5%的薪水,被認為是一群幸運的閃亮女孩,鐳也在字面意義上使她們「閃閃發亮」,她們在黑暗中也在發光,有「鬼女郎」美名。

 

女工鎮日與鐳元素工作,用舌尖舔舐沾有鐳塗料的畫筆,使作業順暢。幾年後故事翻轉,一開始是揮之不去的疼痛,接著是不會癒合的傷口,從牙齦化膿潰爛,及至顎部腫脹,骨骼粉碎,全身在無止盡的疼痛中邁向死亡⋯⋯隨著越來越多人發病,鐳的趨骨性和侵害性才慢慢昭顯確立,然而鐳公司自始至終否認鐳有毒性,更拒絕賠償。

 

這些鐳女孩們發現自己捲入了二十世紀最大的謊言和醜聞,決定挺身而出,隨著她們病情急速惡化,一個接著一個痛苦地凋零,她們的時間不多了⋯⋯多年訴訟終於贏來勝利,她們的勇氣改變法律,她們的經驗成為人類遺產,讓大眾認識到鐳的毒性,更啟發美國政府對核彈危害的研究,拯救日後成千上百人性命。

 

 

【鐳(radium)】小百科

1898年居里夫人發現的化學元素。

鐳是一種放射性物質,是鈾和釷分裂後的產物。

暴露到高劑量會造成罹患骨癌、肝癌、和乳癌的危險性增加

 

 

【推薦語】

在新冠病毒蔓延的2021年夏天,我接到出版社送來的《鐳女孩》譯稿,一口氣讀完,心情久久無法平復。這個故事實在太駭人了!……在氣溫攝氏36度的盛夏裡,一陣寒意襲來,我比原本的悲傷,更悲傷了。安徒生童話裡賣火柴的女孩,在寒夜裡擦亮一支支的火柴,照亮寒冷夜空。但是從火柴女孩、鐳女孩到RCA女工,在女性勞工史上,發光發亮的不是火柴,也不是蠟燭,而是她們年輕的生命。她們真正「燃燒自己」,用病痛讓我們認識各種化學毒物的危害。在現代公民社會,不只選修大學通識課的學生需要多認識職業病,指定閱讀《鐳女孩》。預防職業病的發生,也是現代公民的必修課。──林宜平|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作者凱特.穆爾收集大量剪報、影像、訴狀等史料,採訪相關人物的後代,以這些閃閃發亮的鐳女孩作為敘事主體,細筆寫下她們的性格、外貌、夢想、身世,以及工廠裡的勞動流程,發病求醫的脈絡。陸續登場的還有企業幹部、科學家、雇主、醫師、律師、調查人員、勞動官員、民間團體、新聞媒體、社區居民、工人家屬等,各有不同的實質介入。作者以科學論證、訴訟過程編織為推動故事的情節,將這個發生於百年前的職業災害案例,留下清晰動人的敘事,每個人物及場景皆歷歷如繪。──顧玉玲|北藝大文學所助理教授、北捷潛水夫症戰友團召集人

 

《鐳女孩》是一本人文的科普書。居里夫人發現放射元素鐳,竟成為仕女趨之若鶩的美妝塗料。新科技若只是追求市場價值,常常帶來不可挽回的悲劇。只有帶著勇氣的人文關懷能夠救贖科學於功利的象牙塔。──陳竹亭|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真希望《鐳女孩》只是作者用反諷手法杜撰出來的科普故事……《鐳女孩》一書把鐳元素在1898年被居禮夫人發現後在人類社會中的商業發展歷程寫得很精采。鐳,用得恰當可以治病,若非如此,則有可怕災難發生,鐳工廠底下這些表盤女工的遭遇就是最佳例子。化學元素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誤導與誤用。──吉佛慈|國立台灣師大附中化學科教師兼國中部主任

 

 

【本書特色】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