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詩意想像》以當代華語文學為座標點,討論土地書寫的綿延轉折,空間想像的合縱連橫,以及土地與空間的彼此律動如何進入時間流變的長河,形成地方或區域歷史意識。
本書共七章,由三項主題相互貫穿。第一至三章聚焦臺灣原住民族文學近年的發展,分別處理排灣族女性經由西藏轉山覓得歸鄉之路的過程;日治時代賽德克亞族相互歧出的溯源敘事;卑南族重組及虛構斯卡羅遺事的得失。第四、五章焦點轉向臺灣與中國大陸及海外華語社群的離散經驗。
張系國生於大陸,長於臺灣,赴美留學後回臺又離臺,終於定居異鄉。謝裕民為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作家,卻在「重構南洋圖像」的寫作中勾勒出無比繁複的家族歷史,從明鄭臺灣到印尼香料群島,外省「第十代」的尋根之旅引發出始/史料未及的發現。
本書最後兩章則以花蓮及香港九龍城寨為個案,探討「城」作為「地方」的意義。花蓮位處「後山」,居民來自四方,城鄉定位一直模糊不清。九龍城寨則是歷史夾縫中擠兌而出的空間,三不管的「飛地」。兩者在近年面臨重新定位的挑戰,花蓮變身為觀光勝地,杜撰的「幸福空間」,九龍城寨則在拆毀後轉為公園以及影視電玩的主題。
本書特色
★ 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劉秀美以當代華語文學為座標點,探討地方或區域歷史意識形成的歷程。
★ 捕捉、描寫、想像文字意象、藝術造作、身體行動所投射的靈光,再一次認知土地所深藏的神秘性,言說土地的難以言說性,以及土地面向歷史敞開的多重媒介性。
各界推薦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學系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王德威.專文推薦 |
本書共七章,由三項主題相互貫穿。第一至三章聚焦臺灣原住民族文學近年的發展,分別處理排灣族女性經由西藏轉山覓得歸鄉之路的過程;日治時代賽德克亞族相互歧出的溯源敘事;卑南族重組及虛構斯卡羅遺事的得失。第四、五章焦點轉向臺灣與中國大陸及海外華語社群的離散經驗。
張系國生於大陸,長於臺灣,赴美留學後回臺又離臺,終於定居異鄉。謝裕民為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作家,卻在「重構南洋圖像」的寫作中勾勒出無比繁複的家族歷史,從明鄭臺灣到印尼香料群島,外省「第十代」的尋根之旅引發出始/史料未及的發現。
本書最後兩章則以花蓮及香港九龍城寨為個案,探討「城」作為「地方」的意義。花蓮位處「後山」,居民來自四方,城鄉定位一直模糊不清。九龍城寨則是歷史夾縫中擠兌而出的空間,三不管的「飛地」。兩者在近年面臨重新定位的挑戰,花蓮變身為觀光勝地,杜撰的「幸福空間」,九龍城寨則在拆毀後轉為公園以及影視電玩的主題。
本書特色
★ 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劉秀美以當代華語文學為座標點,探討地方或區域歷史意識形成的歷程。
★ 捕捉、描寫、想像文字意象、藝術造作、身體行動所投射的靈光,再一次認知土地所深藏的神秘性,言說土地的難以言說性,以及土地面向歷史敞開的多重媒介性。
各界推薦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學系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王德威.專文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