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識分子歷來有兩個傳統,一個是儒家的「學而優則仕」,讀書做官,報效國家;另一個是老莊出世思想,有意識遠離權力中心,保持讀書人的本色。但不論選擇哪個傳統,他們中的多數,無論面臨多少誘惑,有過多少曲折,都不會改變他們讀書、思考、寫作、研究的文學藝術生涯,一生追求節操、風骨。這些傳統品性風範,也被二十世紀不少當代文化名人執着地承續下來,成為他們立足人生的信念。
本書作者陳丹晨長期從事文藝編撰工作,書中所書寫的23位作家、學者或個別文化官員,除了傅雷外,都是曾經與他交往較深、談天言笑的一代文化名人;他們也如傳統知識分子一樣,是在波譎雲詭的風雨中堅持寫作,執拗地追求真理的一群。有的如錢鍾書一生與仕途絕緣,有的如傅雷甫任政協委員不久就被打成右派,也有如巴金上下求索,九死不悔。因為與他們相識相知,每篇文章所記述的點點滴滴,作者寫來堅持論述有據,以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作為寫作原則;不諛媚,不偽飾,忠實於歷史。
隨着時間流逝,人們對於一代文化名人的歷史印跡或會有各種毀譽不同的評價和理解。面對今日知識分子的生存狀况,迷失墮落現象確是史所罕見的。追憶這些前輩文化名人的懿行風範,有助於我們的反思,也有益於我們建設一個健康的正常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