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學與荀學作為兩種儒家心理的原型,而儒學又作為中國思想場域的大傳統,是以可說思想史脈絡中的孟荀論辯與交鋒,即為建構中國思想場域中人格特質的關鍵來源。亦即思想史上尊孟抑荀的現象,事實上便是孟學意識型態所形塑之性善心理結構對於性惡陰影的潛抑現象。那是在孟學「四端」理論下所形塑儒家存有具有一不可見卻如四體般存在的「良知器官」之集體驅力。亦即在中國思想場域中的存有只能是「道德人」,而不存在西方基督宗教場域中「生物人」脈絡下的自我認同與表述。而這樣的孟學心理結構已然成為具有集體性的無意識,驅動著存有的思維與行動,是以產生性善的權威、成聖的焦慮、他律的創傷與政治的昇華等現象。本書將通過孟荀而思,藉由荀學視域涉入孟學意識型態形塑下之儒家心理結構,去反思、批判與重建存有的心理結構,進而作為思索當代華人乃至東亞儒學場域之人格特質的來源與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