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態與人類的感受性危機
找回與萬物共存的能力
找回與萬物共存的能力
「人類的生活方式,只有與我們周遭的動物、植物、細菌、生態系所擁有的成千上萬種其他生活方式交織在一起時,才有意義。」──巴諦斯特.莫席左
⊱§§ 法國哲學新聲‧詩意自然書寫‧哲思深刻動人 §§⊰
⊱§§ 六篇文論,引領讀者重新找回對世間萬物的同情共感 §§⊰
法國新生代哲學家巴諦斯特.莫席左(Baptiste Morizot)曾在一次追蹤北非候鳥的行程中,撞見一隊老車愛好者途經山谷,在大自然中停駐自拍。然而,他們只關注眼前的老車,對正在他們頭頂上進行的這場地中海最熱鬧、最國際化、最多彩多姿的動物「移民」行動,卻完全視而不見。
這次經驗,引發了他的警覺:我們人類,身為社會性的靈長目動物,往往本能地更關注自己的同類。然而在當代,在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理性無比蓬勃的情境底下,我們與「自然」之間、我們與其他生物之間,卻更加成為對立的兩造、光譜的兩端。而這在巴諦斯特.莫席左眼中,不啻是當代的「感受性危機」,而亟需被重視。
巴諦斯特.莫席左作為哲學家,特別關注人類與世間萬物的關係,並試圖提出一套新的哲學角度,重思人類作為一種物種,該如何與其他物種共存。《生之奧義》由六篇哲學隨筆組成,揉合生態考察與內在思索,堅定優美的筆觸下則埋藏著生命的徬徨與溫柔。
他曾在覆雪的山地裡追蹤狼跡,並在聲聲狼嚎中感知到自己置身於地球萬物生命的共同命運之中。他也透過海綿這種原始的物種,去反省我們觀念裡對於「演化」與「進化」的莫名崇拜。他甚至提出,假設人類作為一種物種的陣營,是否有可能創造出一種類似「外交官」的身分,來和其他物種打交道,並共同為了相互依存的目標而努力。對他而言,「生」的奧義,就是必須重新學習看待世界的方法,看見跟我們一樣奇妙的生命存在;而要能獲得這份「看見」,就必須改變我們怎麼活、怎麼共同生活的方法。
本書特色
你是否曾經留心過路邊行道樹與植栽,到底有哪些?你能否辨別每一種不同的鳴囀,是發自哪些鳥類?你是否曾注意每次的犬吠或貓鳴,其中的細微差異,以及其中的意涵?又或者,如果你曾養過寵物,是否曾經驚嘆於他們的「靈性」?我們的生活中,其實經常有這樣的瞬間,但我們往往不以為意。然而,這本書透過自然書寫與哲學反思,能讓我們明白這些瞬間帶有深厚的意義,正是我們尋回自身感受能力、與世間萬物共存的契機。在生態亟需關注的現在,閱讀這本書,一方面讓人警醒,一方面也讓人感到開闊:原來我們的生命與世間這麼多的生命都息息相關。這本書確實就有如此神奇的能力,透過詩意優美的文筆,與深刻的哲學反思,讀者勢必能夠隨著作者巴諦斯特.莫席左踏上這趟神奇的、跨越時光與物種的智性與感性之旅。
得獎記錄
‧本書榮獲法國在台協會《胡品清出版補助計畫》支持出版
共同推薦
柯裕棻(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徐振輔(作家)
黃宗慧(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黃宗潔(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蔡晏霖(陽明交大副教授、多物種人類學研究者)
‧推薦人蔡晏霖教授:「一本豐盈的多物種世界主義學習指南,帶我們走出人類自戀的密室,告別『自然』(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