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聖地:陝甘革命的起源 | 拾書所

意外的聖地:陝甘革命的起源

$ 1,193 元 原價 1,325
  延安是中國的「革命聖地」,也是曾經的中共陝甘寧邊區首府所在地。1935年至1947年,中共中央在這裏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和實踐確立了整個毛澤東時代的坐標系,令陝北成為中國革命的「搖籃」。陝甘革命聖地的建立,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美國著名史家周錫瑞以三十餘年心血傾力研究,對其間歷史的必然走向與時勢轉換的偶然因緣提出深刻的洞察。他廣泛搜集同時代的文獻、親歷者的回憶錄和口述訪談等資料,並多次前往歷史現場實地考察,從不同角度觀察清代以來這一地區社會、政治、經濟、軍事力量的此消彼長;對關鍵人物在歷史關口的大小抉擇給予客觀之認識與同情之理解;並「以扎實的研究和強有力的敘事」,解析革命聖地之所以能夠出現的種種機緣、意外與偶然,和共產革命如何在「一系列因緣際會的長期過程」中生長起來。

名人推薦

  周錫瑞是一位實事求是的傑出史學者,他的《意外的聖地》為「歷史的偶然性」(contingency)提供了一個精彩的詮釋。──金耀基(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

  周錫瑞研究辛亥革命和義和團運動後,又以地方社會經濟史的角度觀察和分析1940年以前陝北地區的革命史,而且把視野推到清初的李自成起義和清中葉的回民起義,認為陝北共產革命迥非單純內部結構的必然產物,而是不同層次內外因的複雜互動,而且充滿歷史偶然性。要不是毛澤東在1936年偶然看到關於陝北共黨力量的報道而決定前往會師,陝北革命可能胎死腹中,陝北也決不可能成為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革命的總指揮部,更不可能成為今天紅色中國的革命聖地。周錫瑞的地方研究清楚揭示,宏觀和短時段中國革命史的研究,存有簡單化歷史和歷史必然性的陷阱。其流暢的歷史敘事,建立在紮實的史料基礎上,更具有引人入勝的魅力。──陳永發(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周錫瑞教授是美國知名的中國現代史家。自1960年代至今,他的學術生涯和研究興趣,一直都環繞着中國革命史。從尋找20世紀初兩湖地區革命的淵源,到探析清末民初山東及華北的義和團與農民革命, 再到本書所聚焦的20世紀西北地方的共產革命,從不同的層面對中國社會革命做了深入的分析。本書集中研究的是西北陝甘寧邊區,包括後來成為「聖地」的延安。作者運用了大量的中央和地方檔案,也走訪多個縣和村,本書可以說是檔案研究及田野考察結合的成果。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週年,許多中國史家認為共產主義在中國興起有其必然性,是歷史發展的規律;而以貧瘠農民為背景的西北正正是共產主義的溫床,孕育延安聖地。本書作者持不同看法,認為歷史發展中有很多偶然性,造成意料之外的結果。作者沒有提及的另一個意外,是共產中國崛起於最貧窮的地區,百年之後竟把中國建成世界強雄,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經濟體。這也是許多史家的意料之外吧!──梁元生(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前院長、歷史系研究教授)

  在中國有很多「革命聖地」,但沒有一個地方像延安那樣,既是失敗的蘇維埃革命的救命之所,也是中共通向1949年勝利之路的起始之地。許多年來,人們高度重視中共是如何從延安出發走到北京的,卻很少人關注過一個問題:為甚麼當年所有蘇區都已不復存在,陝北卻還殘存着這樣一塊恰好可供中共中央落腳的蘇區?周錫瑞教授的大作很好地解答了這個問題。──楊奎松(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周錫瑞教授此著以紮實的材料和強有力的敘事,呈現了中國革命史中的偶然性─延安和陝甘寧邊區的確是「意外的聖地」。其歷史源流、特質與運作方式,及形塑了今日中國的種種遺產,在周錫瑞筆下均有精彩紛呈的剖析。──齊慕實Timothy Cheek(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院金庸講座教授)

  延安並不是毛澤東「長征」的目的地。紅軍彷徨四方之後,歷盡艱辛走到陝北,得到了延安這座小城。稍微冷靜地思考一下就會理解,陝北地瘠民窮,容納眾多紅軍士兵難處極多,不可能是中共中央最後的棲身之所。那麼,延安後來為何成為了革命聖地?長期被掩埋的陝北革命家的心聲,越過三十年時光,經周錫瑞教授的介紹,終於復蘇。──石川禎浩(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