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位育:中庸證釋白話本 哀公問政章第八 | 拾書所

中和位育:中庸證釋白話本 哀公問政章第八

$ 270 元 原價 300
  中庸首章揭露性道的本源在天,而其實是人人具足,並且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所以君子想要時時葆其天性之真,就必須要二六時中,謹愼自己的心念發動,不使有點背離良知,這和《大學》所說的「誠意」,是如出一轍。而修道的終極成就,便是「致中和」。「中」就是「喜怒哀樂之未發」。喜怒哀樂是「情」,情還沒有發動為「性」,所以「中」即是人的「本性」。又說「和」就是「發而皆中節」。因此,恰到好處的情感發動,就是人的「本能」。這「本性」和「本能」如果能守住並充分發揮,就可以位育天地萬物了!
 
  本書《中庸證釋白話本》的編輯大意,以列聖講述的《中庸證釋》本為主,以每一篇章(天命章第一、自誠明章第二、鬼神之德章第三、君子時中章第四、君子之道章第五、大德受命章第六、聖人之道章第七、哀公問政章第八、至聖至誠章第九、序言及全書大旨)分十本出版。每本在「原文」之後增編「白話」,以言簡意賅的文句,標明該段落之要旨,以利於讀者導讀章節大意。俾益讀者更進一步體取聖人之言,能與平常修辦精進及道化生活中相契合,而不悖離經旨。
 
  哀公問政章第八論述治理國家天下的要領。怎麼修身治國?《大學》講從光明自己天德開始,到治國、平天下終結。《中庸》講從修道、成道入手,推及到治國安天下。《大學》與《中庸》的義理是一樣而且一貫。因為當聖人在君位時,固然能夠真誠光明地制定禮樂,廣大地實行道德仁義的政治,來安和人民又安定國家;如果聖人不在君位,也會自由揮灑上帝的能量,用道德禮樂來成就眾民又成就萬物,同時完善自身的性命天道,向上可以輔助引導國君,向下可以教化成就萬民。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