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儀式的力量:用微小而深刻的奇蹟習慣,在混亂中安頓身心 | 拾書所

個人儀式的力量:用微小而深刻的奇蹟習慣,在混亂中安頓身心

$ 224 元 原價 320
你獨有的小習慣
卻是安定自我的巨大力量
 
  ★Amazon 4.5星喜歡好評,倫敦書展重點好書
 
  ●什麼是「個人儀式」?
  如果你週末早上一定要來杯咖啡,才有假期開始的興奮感;
  如果你通勤時會聽雙語新聞,用來開啟一天工作的狀態;
  如果你習慣旅途中寄張明信片給自己,為旅程畫下完美句點……
  這些不起眼卻能帶來滿足的小習慣,其實蘊藏著巨大的奇蹟,
  讓你日復一日的日子變得不同、對喜歡的事物更加喜歡,
  這,就是你專屬的「個人儀式」。
 
  ●為什麼「個人儀式」會產生力量?
  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儀式,
  事實上,儀式的作用在於「宣告」與「連結」,
  就如同每年慶祝生日,不僅是宣告你的出生,也是加深你和親朋好友關係的時刻。
  透過儀式的重複,能讓你對自己是什麼人、屬於哪裡有更多的體悟,
  進而產生自我肯定感、強化歸屬感與連結。
 
  作者認為,正是「連結」讓個人儀式擁有強大的力量。
  書中介紹四個層次的連結,每加深一層連結,就能讓你活得更有意義、更快樂、更滿足,
  並透過各種案例啟發我們:就算是再平常不過的日常活動,也能轉化成你的個人儀式。
 
  與自己連結──四提問閱讀法、每週設定一段遠離3C、社交或工作的時間等
  與他人連結──定期聚餐、正念飲食、加入運動社群、參加團隊競賽等
  與自然連結──登山健行、遛狗散步、設計個人化日曆、照料植物等
  與宇宙連結──冥想、寫感恩日記、花時間做任何一件小事、臨終想像練習等
 
  本書不只是一本生活指南,更是一封邀請函:
  它邀請我們改變關注的方式,重新發掘生活中的美好,
  在混亂時代裡,找到安頓身心的力量。
 
名人推薦
 
  宇色(「我在人間系列」作家、靈修、瑜伽士)
  張德芬(暢銷作家)
 
好評推薦
 
  「這本書充滿智慧,它教我們如何將日常習慣轉化成深層連結與意義的源頭。」──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華頓商學院心理學教授
 
  「對於任何想在我們所處的陌生而新奇的世界中尋找意義的人來說,本書是必不可少的讀物。這本書極富智慧和同情心,是一本罕見且確實可能改變您的人生的書。至少,它絕對改變了我的生活。」──約翰‧葛林(John Green),作家、《生命中的美好缺憾》作者
 
  「如果您對建立連結,或尋求更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充滿熱情……這本書將是您的新聖經。」——克麗歐‧韋德(Cleo Wade),詩人、《誰都是帶著心碎前行》作者
 
  「卡士柏.特奎勒持續關注這一代人對意義的探索。以《我們如何聚集》研究作為基礎,《個人儀式的力量》提供了一個激進的主張:我們可以決定何為神聖。」──普莉亞.帕克(Priya Parker),作家、《聚會的藝術》作者
 
  「卡士柏.特奎勒的書明智且非常有用:它讓你有機會以微小但重要的方式重塑你的生活,好讓你更快樂、更平靜,更能夠完成你在這個星球上必須完成的工作。出版那天就將成為經典!」──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作家、國際氣候變遷行動組織350.org共同創辦人
 
  「我一直在等這樣的書。《個人儀式的力量》教會我們如何將閱讀、健身、獨處時間視為儀式,將人視為神。我無意褻瀆,但這本書將是我的新聖經!」──史考特.海夫曼(Scott Heiferman),社群交友應用程式 MeetUp 共同創辦人
 
  「《個人儀式的力量》提出了令人震驚的觀點:幸福感不在於增加新事物,而是通過新的目光重新看待我們原本擁有的事物。」──伊凡.夏普(Evan Sharp),圖像社群網站Pinterest前共同創辦人
  
  「在這本以研究為基礎、發人深省的書中,卡士柏極度完美地掌握到個人儀式的力量。儀式是建立社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仔細分享了許多如何將儀式融入日常生活並創建社群的重要例子。這是任何領導者必讀的書。」──拉達.阿格拉沃爾(Radha Agrawal),晨舞派對社群「破曉者」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當我們重新想像自己與自我、彼此和自然的關係時,《個人儀式的力量》提供了對新舊傳統的深刻見解。超棒的。」──伊麗莎白.卡特勒(Elizabeth Cutler),知名健身品牌「靈魂飛輪」共同創辦人
 
  「人類天生就是為了體驗超然的感覺、為了崇拜──且雖然這可能會讓很多人感到驚訝──但也是為了儀式。卡士柏.特奎勒邀請我們在日益世俗的日常生活中發現神聖,並將我們的日子變成歡樂、讚美和感恩的儀式。」──詹姆士.馬丁(James Martin),作家、《平凡見神妙》作者
 
  「經過深思熟慮的處女作,那些開始探索靈性的人會在本書中發現許多豐富的想法。」──《出版者周刊》
 
  「特奎勒的書探討了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與家人共進晚餐、晨間瑜伽)和定義全新儀式中,找到意義和幸福。」 ——《波士頓環球報》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