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世代: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 | 拾書所

焦慮世代: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

$ 379 元 原價 480
這是社會發展最進步的時代,卻也是人類最不快樂的時代
生活中的一切都成了擔憂與恐懼的來源:工作、家庭、人際、自我、未來⋯⋯
 
二〇一七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焦慮症和憂鬱症已成為影響身體健康的主因
二〇二〇年,全臺灣有二〇五萬人因情緒問題就醫,每四人就有一人不快樂
焦慮已經不是臨床患者的專利,而是當代普遍的精神問題
 
  為何憂慮與恐懼會主導我們的人生?
 
  二〇一七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焦慮症和憂鬱症已成為影響身體健康的主因;二〇二〇年,全台灣有二〇五萬人因情緒問題就醫,每四人就有一人不快樂。但是,焦慮已經不是臨床患者的專利,而是當代普遍的精神問題。在日常情境中,讓我們焦慮的原因幾乎無所不包:工作、學業、經濟收入、人際關係、性取向、自我形象、生命有無意義⋯⋯
 
  然而,過去兩百年來,人類的經濟與科技發展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就連低收入族群普遍都過得比中世紀的國王還好,為什麼我們還是不快樂?
 
  瑞典社會學家羅蘭.保爾森在本書中從社會發展的歷史視野切入,指出焦慮、自我懷疑與批評其實是近代才有的現象,而諸多精神問題也是社會建構下的產物。現代社會打造出奉科學為圭臬、機械般重複的勞動模式,以及凡事皆需精準計算的環境,而經濟與科技的進步也讓生活充滿無數與未來相關的選擇,反而使我們越來越無法習慣生命的不確定性,甚至覺得風險無所不在。
 
  保爾森深入探討數百份研究,亦結合大量私密而令人心碎的第一手訪談紀錄,闡述了人類的憂慮和恐懼從史前時代發展至今的演變,揭露我們的心靈是如何被未來、因果、風險及個人想法或感受逐漸侵蝕,並期望能藉本書讓整個社會正視普遍化的精神問題從何而來,建立起必要的良善關懷態度。
 
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
  黃涵榆/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浩威/精神科專科醫師、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紀金慶/海洋大學共教中心助理教授
  陳秉華/國立臺灣師大心輔系退休、兼任教授
  許維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退休教授    
  超級歪/說書YouTuber
  萬毓澤/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賴念華/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系教授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