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友善茶園(二版) | 拾書所

爸爸的友善茶園(二版)

$ 288 元 原價 320
以「茶葉」為主題的技藝傳承之作
融合友善土地與新住民文化的淳厚內涵
 
  作者選用「水印木刻」版畫的媒材,展現臺灣茶產業的風貌,從茶葉的種植、採摘到揉製,甚至泡茶程序和奉茶禮儀等,都一一介紹給小讀者認識。行文緊扣當今社會文化現狀,如:爸爸對友善農法從懷疑到堅持;媽媽雖是外籍配偶,卻發揮同鄉互助合作精神,並教導孩子奉茶禮節等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學習。
 
  故事最後,當客人聞名前來購買有機種植的茶葉時,爸爸堅持留下同為製茶師傅的爺爺親手烘製的老茶,更讓人感受親情與技藝傳承的歷久彌新,猶如茶香,飲進喉頭,縈繞不去的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友好與傳承。
 
  【本書關鍵字】
  版畫、鄉土、友善農法、茶葉、傳統產業、生命教育、新住民、多元文化、泡茶藝術、製茶過程
 
  【本書資料】
  有注音
  適讀年齡:3~7歲親子共讀;8歲以上自己閱讀
 
  這一季,老天很配合。
  茶葉長得真好!
  「茶快要可以採收了!
  這兩天要趕快把茶園的雜草拔完,才方便採茶。」
  爸爸彎著腰除草,
  抬起頭看看遠方山頭,
  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採茶娘子軍來了!」
  「要採嫩一點的喔!」
  「沒問題,我們在越南採過茶!」
  「我們都是採茶的神速快手!」
  「茶葉很嫩喔!做出來的茶,一定受歡迎!」
 
  阿姨們和媽媽聊著天、唱著歌,
  有時候她們說的話,我其實聽不懂,
  但是我知道她們都很開心。
 
本書特色
 
  1.「水印木刻」版畫厚工創作
  以繁複的「水印木刻」版畫技法繪製而成,隨著不同的紙張溼度、顏料、紙材和刷版技巧等製作出豐富的變化,兼具木味、刀味和水味特色,質感獨特,表現手法靈活多變,深具收藏價值。
 
  2.傳承臺灣茶藝文化給孩童
  藉由活潑的故事內容、生動的圖像表現,將臺灣茶藝介紹給孩童認識,見證並感受茶葉從栽種、採收到焙製的過程,以及代代之間技藝與智慧的傳承、友善農法的生態價值,還有奉茶文化裡濃到化不開的人情和分享。
 
  3.展現新住民文化的融合活絡
  故事中幸而有新住民姐妹這批生力軍,在採茶時節,天還未亮,即換上臺灣採茶女的裝扮、雙手拇指黏上刀片,背起茶簍,哼著歌謠上山採茶去。她們猶如一股活水,為臺灣茶產業,甚至是社會、經濟與文化注入了新生命。
 
得獎紀錄
 
  ★「好書大家讀」選書
  ★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書單入選
 
專家推薦
 
  (依照姓氏筆畫列名)
  鍾有輝/臺灣師範大學國際版畫中心藝術總監  
  傅璧玉/國家教育研究院全國主任、校長儲訓班輔導校長 
  黃辛材/桃園市大溪區南興國民小學校長  
  林谷芳/臺北書院山長  
  林如森/中華民國螢火蟲保育協會理事長  
  王俊豪/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主任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