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嘉義市無形文化資產叢書之一,拱吉堂創始人林來得,早年曾於嘉邑城隍廟吉勝堂向盧永吉與梁能習藝,1951年林來得至鎮南聖神宮(南門廟仔)籌組「嘉邑古桃城拱吉堂本舘」,成為鎮南聖神宮主神五府千歲的駕前什家將團。原本林來得要將堂館取名為「共吉堂」,以紀念自己從共義堂與吉勝堂受教的過去,但由於時值白色恐怖時期,「共」字太過敏感,為免惹禍上身只好將共加上提手旁,號為「拱吉堂」。「拱吉堂」創堂開始發展至今70多年,形成一股很強大之什家將團。第三代老師林錦錄大法師,1965年從第二代老師手上接下嘉義市古桃城拱吉堂導師後,極力培育什家將人才,至今弟子遍佈全國各地,並時常有國內外學者前來請益,形成一股實力堅強的什家將團。
拱吉堂於2010年受到政府單位及學術界的肯定與認同,「古桃城拱吉堂什家將團」登錄嘉義市傳統表演藝術類之無形文化資產;2021年登錄「嘉義震安宮振祐堂八家將」為民俗文化資產。
本書內文分為幾個部分:第一章緒論,講述本書架構與整體專書規劃;第二章為古桃城拱吉堂本館發展史略與現況,詳介拱吉堂發展、大事年表以及「拱」字脈系傳承系譜;第三章為古桃城拱吉堂腳步與陣式分析,分別從基本腳步、組合陣法、整體陣法進行陳述,特別在組合陣法的部分,以刑具爺、文武差爺、柑柳謝范將軍、四季大神等4 種組合分析討論;第章為古桃城拱吉堂本館出軍儀式,從古桃城拱吉堂的禁忌以及出軍儀式兩大面相切入,描述拱吉堂對於食物類、女性以及出軍過程中必須遵守的禁忌,並且詳實紀載拱吉堂出軍前夕、出軍過程、善後與特殊科儀;第五章為古桃城拱吉堂本館常見臉譜與造型,一一盤點拱吉堂出軍常用的家將臉譜、服飾、法器。
透過調查研究的成果,本書以貼近在地視角的方式,詳實紀錄古桃城拱吉堂什家將的文化特色與地方知識,為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的調查奠基許多珍貴的基礎資料,希冀古桃城拱吉堂什家將持續傳衍,為嘉義地區保留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
拱吉堂於2010年受到政府單位及學術界的肯定與認同,「古桃城拱吉堂什家將團」登錄嘉義市傳統表演藝術類之無形文化資產;2021年登錄「嘉義震安宮振祐堂八家將」為民俗文化資產。
本書內文分為幾個部分:第一章緒論,講述本書架構與整體專書規劃;第二章為古桃城拱吉堂本館發展史略與現況,詳介拱吉堂發展、大事年表以及「拱」字脈系傳承系譜;第三章為古桃城拱吉堂腳步與陣式分析,分別從基本腳步、組合陣法、整體陣法進行陳述,特別在組合陣法的部分,以刑具爺、文武差爺、柑柳謝范將軍、四季大神等4 種組合分析討論;第章為古桃城拱吉堂本館出軍儀式,從古桃城拱吉堂的禁忌以及出軍儀式兩大面相切入,描述拱吉堂對於食物類、女性以及出軍過程中必須遵守的禁忌,並且詳實紀載拱吉堂出軍前夕、出軍過程、善後與特殊科儀;第五章為古桃城拱吉堂本館常見臉譜與造型,一一盤點拱吉堂出軍常用的家將臉譜、服飾、法器。
透過調查研究的成果,本書以貼近在地視角的方式,詳實紀錄古桃城拱吉堂什家將的文化特色與地方知識,為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的調查奠基許多珍貴的基礎資料,希冀古桃城拱吉堂什家將持續傳衍,為嘉義地區保留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