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開門之前 卜洛克的作家養成記 | 拾書所

酒店開門之前 卜洛克的作家養成記

$ 331 元 原價 420
愛倫坡獎終身大師獎得主卜洛克給台灣讀者的短信──

 「追記我踏入文壇之初的回憶錄,A WRITER PREPARES,從某些角度來看,是我最私密的作品。希望你們會喜歡。」


熟悉卜洛克的讀者都知道,有兩件事情,他不大願意提及:一是他一度酗酒成癮,那時的掙扎,投射在他筆下最動人的主角,馬修.史卡德身上;二是剛出道時大量製造的通俗作品,以筆名發表,是他不會否認,但也拒絕承認的起步,其中包括了好些他遊走在法律邊緣的情色小說。 

好幾次,他想要回顧這段歲月,但終究沒有完篇,直到他來到年紀「輕得還有記憶,卻老到並不在乎」的現在。他終於寫下史卡德走進酒店前,他在創作歷程初期的嘗試、挫折與探索。 

這是一本寫給卜洛克老朋友的生涯前傳。細心的讀者可以驚喜的發現他的風格與系列主角成形的線索。殺手凱勒為什麼會有這麼豐富的集郵知識?譚納為什麼會睡不著覺?卜洛克是哪來的突發奇想?  

當然,還有帶著濃濃醉意的馬修.史卡德。  

如今的卜洛克看來比以前更能正視自己的過往,除了詳列早期以筆名發表的作品,甚至計畫重新發行之外,更揭露了他如何以及為何沉醉於酒精,難以自拔的起因。行文中,他有意無意的點到他參加過AA的活動。他跟馬修一樣,「只聽就好」嗎?  

這本書對於卜洛克的書迷而言,充滿了解謎的趣味。更好奇的讀者可以找到史卡德系列的初期,為什麼篇幅都偏短的原因以及他對於紐約的情感,甚至迷戀。  

這本書嚴格說起來,有兩個作者、兩個卜洛克。一個是一九九四年的中年卜洛克,那時的他,完成了這本書的前五萬字,從他的幼年啟蒙,大致寫到他靠撰寫情色小說,闖出名號為止。另外一個作者是二〇二〇年的卜洛克,記憶變得模糊,但是心境更加平和、態度更加成熟,而且說不定,還更有智慧呢。  

老卜洛克補充了後續的發展,埋下了他即將開始創作史卡德系列的伏筆,同時也記下了新冠疫情對於紐約生活的衝擊,還有跟他跟琳的因應之道。他說,除了他的書迷之外,這本自傳對於想要成為作家的人,多少會有點啟發。如果這本自傳在四分之一個世紀前就問世,或許不會這樣包容、這樣坦誠、這樣深情。文末,卜洛克還收錄了他在五十二歲寫下對父親的追思與一個至今無法解開的謎團。  

二〇二〇年,卜洛克終於續完了他的前傳,在序文中請讀者先讀一九九四年、五十五歲他的寫好的五萬字,「且看這段過往能把我們引領到哪裡去」,讀這本卜洛克的自傳的心情,可能亦復如此,深愛他的讀者,大概也想知道在他打造的迷人情境裡,他年輕時的經歷,會引領我們到哪裡去?

 
名家齊聲推薦

冬   陽     推理評論人
李屏瑤    作家
李桐豪    作家
房慧真    作家
臥   斧     文字工作者
崔舜華    作家
張國立    作家
陳正菁    浮光、春秋書店主理人
陳國偉    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所優聘副教授暨所長
陳   雪     小說家
陳祺勳    個人意見
傅月庵    資深編輯人,作家
黃宗潔    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楊士範    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內容長
楊富閔    小說家
劉梓潔    作家、編劇
盧建彰    導演、作家
譚光磊    國際版權經紀人
蘇洋徵    獨立編導

 
這是一本「卜迷限定」之作。我無法推薦給不認識甚至不熱愛勞倫斯.卜洛克的非特定讀者一讀,因為那毫無「解謎」的樂趣、缺乏閱讀的「動機」,這些在犯罪推理類型底下是極為重要的。也因此,我不覺得閱讀這本《酒店開門之前︰卜洛克的作家養成記》是一種刺探窺視,而是好好理解令我喜愛的故事是如何從豐饒的真實生命化為精采的虛構情節,再次溫習那一本本迷人的書冊,享受其中的美好。(推理評論人 冬陽)


他出生於1938年,一輩子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寫作。不用問寫了多少本?也無需問得過多少獎?又聽到勞倫斯.卜洛克(Lawrence Block)這名字,就足夠讓人驚喜:「居然還有新書!?」——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看一本少一本的老卜之作,非讀不可!(資深編輯人、作家  傅月庵)


知名作家撰寫回憶錄並不是罕見的事,但是如《酒店開門之前》這樣的回憶錄形式,卻相當罕見。用卜洛克自己的話形容,是「三個不甚牢靠的敘事者,組成的三頭馬車」——八十一歲的他,介紹五十五歲的自己寫下的,二十來歲的回憶。而這特殊的結構,讓本書完美地符合了他心中撰寫回憶錄的合適年齡:「輕到還記得,老到不在乎」。五十五歲的他夠年輕,還記得往事;八十一歲的他夠老,老到足以面對回憶。

老實說,如果你從未讀過卜洛克,這未必是一本合適的入門書,因為它更接近某種「補完」、某種「番外篇」;但如果你已經是他的小說讀者,這絕對是一本幫助你更接近「前‧馬修史卡德年代」的作品,儘管它拆解的並非這位偵探的心路歷程或創作脈絡,而是卜洛克年輕時代,在代筆與情色小說產業一路走來的人生軌跡。它是來自過往歲月的回聲,是凝視深淵浮現的倒影。面對盛年時未必很想談論的過往,這是他用時間凝練出的,對回望的回望。(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黃宗潔)


做一個卜洛克書迷超過20年的讀者,當收到詢問是否願意幫最新一本卜洛克將個人出版的生涯前傳推薦,我幾乎是想都不想的就點頭答應。而讀完此書,我相信我腦中混亂的程度不比看完近日熱映的電影《媽的多重宇宙》。我一直知道卜洛克生涯早期寫過一些情色文學(小說),但我還真的不知道原來他不是寫過一些,而是幾乎寫了快10年相關的小說。當然,台灣這邊我想應該不會有機會翻譯,就算有緣看到英文原版我也不確定是否看得完。但對於一個「卜粉」來說,光是多知道這個軼事也就足夠了。卜洛克前一本小說《死亡藍調》我印象中讀者評價並不高,在Amazon上也看到一些不甚滿意的評論,但我自己卻讀得挺開心,倒不是說只要掛上他的名字的書我都喜愛,而是我自覺讀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對我來說,這也是很多時候我讀小說最主要的目的。所以或許這本生涯前傳有些混亂、有些遙遠,但能一窺「酒店開門之前」發生了什麼事,看見60年前卜洛克還超級年輕、真正「年少輕狂」時的往事,遙想60年前的紐約和作者/編輯在做的事情,我真的非常心滿意足。(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內容長  楊士範)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