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程法師精進禪修開示—
每日禪修養心,過禪式生活
心如果沒有調整到安定不亂的狀態,就不太可能讓佛法成為自己的智慧。即使了解公案的語言文字,如果身心狀態的修行條件尚不具足,那麼根本參不透的。
修禪的人、學佛的人,甚或一般人,都有各式各樣的問題,總不脫貪、瞋、癡、慢、疑。把這些煩惱綜合起來,大多數人面對的問題,就是心很散、很粗、很亂。
有些人是貪心較明顯,有些人瞋心很強,有的人是癡心重,這會反映出每個人個性上的偏重,但不論偏重為何,整體顯現的都是散亂的妄念,尤其當前這個時代,因為資訊的發達,將導致這種散亂的現象更加嚴重。
以往的新聞在報導之時,就已成了舊聞,所以閱報者接收訊息時,感受到的刺激與情緒所受的衝擊較小。但是現在的新聞,尤其網路媒體,當下發生的事當下即報導,接收者看到的都是眼前發生的事,如此的情緒衝擊就強烈多了。
現代人的感覺器官都遭受著很強的衝擊,以致於散心相當明顯,亂心更是如此。自古以來,人們是以呼吸法對治散亂心,古代人採此方法不像現代人那麼辛苦,因為當時資訊簡單,人的心理狀態沒那麼複雜,感官受到的刺激也不那麼紛亂,擾亂的狀態很少,所以用呼吸法沒什麼問題;反觀現代人,似乎不容易用上呼吸的方法。
如果連最簡單、基本的呼吸法都無法用好,就表示身心處在比較粗散的狀態,這樣的身心條件,是無法用上更深細的方法的。但為什麼我們常常又覺得自己有把方法用上呢?這是因為現代人的意識很活躍,以致於通過想像,便以為自己用上了方法。各位可以觀察自己,是不是用想像在習定、學禪呢?
中國禪宗之所以殊勝,正是因為其方法運作並非僅在禪堂內用功,而是把握「默照同時」的原則,禪修者若能活用這個原則,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持續保持禪修的狀態,如此一來,不論和任何人相處、處理任何一件事,乃至生活中的任何一個時刻,都是在用功的狀態中。
◇眾裡尋他千百度,原來就在鼻孔間◇
把自己當作一個禪修新人,隨時放下,隨時提起。
卷一‧鍛鍊行禪 真本領
卷二‧釋放壓力 身自在
卷三‧呼吸禪風 氣清涼
卷四‧念念淨土 心平安
卷五‧實修實證 生活禪
每日禪修養心,過禪式生活
心如果沒有調整到安定不亂的狀態,就不太可能讓佛法成為自己的智慧。即使了解公案的語言文字,如果身心狀態的修行條件尚不具足,那麼根本參不透的。
修禪的人、學佛的人,甚或一般人,都有各式各樣的問題,總不脫貪、瞋、癡、慢、疑。把這些煩惱綜合起來,大多數人面對的問題,就是心很散、很粗、很亂。
有些人是貪心較明顯,有些人瞋心很強,有的人是癡心重,這會反映出每個人個性上的偏重,但不論偏重為何,整體顯現的都是散亂的妄念,尤其當前這個時代,因為資訊的發達,將導致這種散亂的現象更加嚴重。
以往的新聞在報導之時,就已成了舊聞,所以閱報者接收訊息時,感受到的刺激與情緒所受的衝擊較小。但是現在的新聞,尤其網路媒體,當下發生的事當下即報導,接收者看到的都是眼前發生的事,如此的情緒衝擊就強烈多了。
現代人的感覺器官都遭受著很強的衝擊,以致於散心相當明顯,亂心更是如此。自古以來,人們是以呼吸法對治散亂心,古代人採此方法不像現代人那麼辛苦,因為當時資訊簡單,人的心理狀態沒那麼複雜,感官受到的刺激也不那麼紛亂,擾亂的狀態很少,所以用呼吸法沒什麼問題;反觀現代人,似乎不容易用上呼吸的方法。
如果連最簡單、基本的呼吸法都無法用好,就表示身心處在比較粗散的狀態,這樣的身心條件,是無法用上更深細的方法的。但為什麼我們常常又覺得自己有把方法用上呢?這是因為現代人的意識很活躍,以致於通過想像,便以為自己用上了方法。各位可以觀察自己,是不是用想像在習定、學禪呢?
中國禪宗之所以殊勝,正是因為其方法運作並非僅在禪堂內用功,而是把握「默照同時」的原則,禪修者若能活用這個原則,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持續保持禪修的狀態,如此一來,不論和任何人相處、處理任何一件事,乃至生活中的任何一個時刻,都是在用功的狀態中。
◇眾裡尋他千百度,原來就在鼻孔間◇
把自己當作一個禪修新人,隨時放下,隨時提起。
卷一‧鍛鍊行禪 真本領
卷二‧釋放壓力 身自在
卷三‧呼吸禪風 氣清涼
卷四‧念念淨土 心平安
卷五‧實修實證 生活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