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道德的象徵,康德與他的批判哲學:絕對命令×先驗唯心主義×綜合命題,所有哲學領域都無法避開的康德思想 | 拾書所

美是道德的象徵,康德與他的批判哲學:絕對命令×先驗唯心主義×綜合命題,所有哲學領域都無法避開的康德思想

$ 276 元 原價 350
被譽為「人類哲學界的哥白尼」
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啟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
沈寂十二年,潛心研究批判哲學,發表震驚世界的「三大批判」論著
《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
 
  「能充實心靈的東西,乃是閃爍著星星的蒼穹,以及我內心的道德律。」──康德
 
  ►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康德你站哪一派?
  在他所處的年代,歐洲哲學思想主要存在二種重要理論:一是由洛克、休謨等人發展出來的經驗主義;另一種是笛卡兒等人的理性主義。經驗主義者認為人類對世界的認識與知識來自於人的經驗,而理性主義者則認為人類的知識來自於人自身的理性。康德的哲學結合了二者的觀點,他認為知識是人類同時透過感官與理性得到的。
 
  ►時間、空間與經驗,康德你怎麼看?
  在康德看來,時間與空間是兩個先天的特殊概念。他在《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指出「沒有人可以想像一個存在於沒有時間與空間的世界中的物體」,因此他強調沒有時間與空間,經驗就是不可能的,這二者先於一切經驗。此外,康德還認為經驗必須來自於心靈以外。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圍的世界,但永遠無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為知識的產生需要時間、空間與範疇三個要件。
 
  ◎康德論笑與哭
  ──為何年輕人偏愛看悲劇,老年人只能看喜劇?
  年輕人有一種試驗和展現力量的渴望,悲劇恰恰能刺激他們冒險的精神。在演出過程中他們內心充滿激動,但在演出結束後他們留下的只有愜意的疲憊,接著就慢慢恢復歡樂的情緒。老年人感情較沉穩,不容易激動和改變,一旦看過悲劇之後就會長時間沉浸於劇情之中,短時間內無法恢復常態,因此容易引發身體疾病。所以老年人不宜看悲劇,這也是老年人偏愛看喜劇的原因。
 
  ◎康德論善與惡
  ──將引起愉快的手段稱為善,將導致不快的原因稱為惡!
  所謂善惡乃是自由在決定人的行為時所產生的效果。所謂對象主要是指行為自身,其次才指行為所產生的結果。康德認為,善惡不可能來自對現實經驗的比較、概括和提取,只可能來自先驗理性、定言令式。只有先存在定言令式才會有善惡概念,而不能顛倒過來。
 
本書特色
 
  本書包含了批判哲學、美學、倫理學等內容,力求將康德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展示給讀者朋友,希望讀者能在閒暇之餘走近康德,了解康德,從中有所收穫。本書從康德思想中精挑細選了最具影響力、對思考方式最具衝擊力、對觀念最具啟發性的篇章,組成了這本可以雅俗共賞的案頭藏書。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