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排放:能源政策的創新與挑戰 | 拾書所

淨零排放:能源政策的創新與挑戰

$ 379 元 原價 480
  「淨零排放」成為環境生態的首要議題,台灣該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能源政策,是這個時代最迫切的問題。
 
  「2050淨零排放」如何達成?它對經濟貿易的衝擊有多大?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之後,各國紛紛承諾要在2050年之前讓二氧化碳的排放歸 零,也將開始實施「碳邊境調整措施」。台灣的經濟高度依賴貿易出口,我們如何因應「淨零排放」的嚴格要求,維持國家競爭優勢?
  
  「2025非核家園」能否達成?它是否會造成缺電、限電的問題?
  政府喊出「2025非核家園」的口號,希望在2025年之前達成「天然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的能源轉型目標。但是現在距離2025只剩三年,天然氣及再生能源都嚴重落後,只能靠燃煤及核能補足缺口。當核電廠全部退場之後,台灣如何避免缺電及限電?
  
  「淨零排放路徑圖」跟「能源轉型政策」是不是存在根本的矛盾?
  政府的「能源轉型政策」原本保留30%的燃煤發電,但是爲了呼應「淨零排放」的世界潮流,決定進一步減少燃煤發電,並大幅提高再生能源的發電佔比到70%。這個「淨零排放路徑圖」只有目標,卻完全沒有具體做法,幾乎就像天方夜譚。它會不會進一步打亂了原本就岌岌可危的能源轉型計劃?
 
  當全世界都恢復核電時,台灣有沒有可能發展最新的微小型反應器?
  「淨零排放」與「俄烏戰爭」凸顯出能源問題的嚴重性,使世界各國紛紛恢復使用核電,連一向反核的日本與德國也不例外,反而台灣逆向而行,成爲全世界唯一反對核能發電的國家。如果我們堅持所有核能電廠停役,是否可以考慮發展近年來先進國家倡議的「微小型反應器」,以解決產業缺電的問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