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英國貧童學校教育史 | 拾書所

近代英國貧童學校教育史

$ 532 元 原價 560
  18世紀中葉,英國發生並經歷產業革命,工業城市遍佈英格蘭北部和中部,鄉村勞工和愛爾蘭移工湧向工業城市並雲集聚居,形成了環繞在城市外圍的貧民區。勞工住宅狹窄、破舊、潮濕及通風欠佳,周遭環境骯髒、遍地污水、空氣污濁、臭氣熏天。勞工薪資低微,難以維持生計,生活和文化水平低,妻子及子女須參加勞動,且學徒童工及自由童工工時過長,整日在封閉、悶熱的車間勞動,忍飢受虐、處境悲慘,亦無法順利就學,致文盲率相當高。因此,政經學者主張政府應撥款實施全民免費教育,而宗教團體及慈善家,在這段時間更以實際行動紛紛在全國各地創設各種學校,諸如:慈善、主日、互敎制、導生制、幼兒及街童(貧兒)等等學校,一時蔚為風氣,形成一股學校運動。整體而言,這類學校的共同點是以免費或極低學費,教導貧童基礎教育,以期拯救貧童脫離無知與罪惡的境遇,進而啟發其心智,陶冶其品德,涵泳其宗教虔誠,裨益社會及國家的發展。本書各章內容,規劃如下: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Robert Raikes 和主日學校運動
  第三章 婦媼學校
  第四章 John Pound 的街童學校及其後的學校運動
  第五章 Andrew Bell與互教制學校運動
  第六章 Robert Owen與新拉納克學校
  第七章 Joseph Lancaster與導生學校運動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