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作曲家群像:理察.史特勞斯 | 拾書所

偉大作曲家群像:理察.史特勞斯

$ 342 元 原價 380
  理察‧史特勞斯可說是為他的藝術而活,對其他事物似乎不值一顧。他是德國浪漫樂派晚期重要的音樂家,也是知名指揮家兼作曲家,被喻為是李斯特交響詩、華格納歌劇的傳人。具有極其卓越的對位寫作才能及配器技巧,幾乎所有作品的織體都非常複雜,常與馬勒並稱。
 
  父親是慕尼黑宮廷樂團的首席圓號手,而媽媽則來自一個富裕的釀酒家庭。史特勞斯不曾稍減的勤奮精神乃得自其父法蘭茲的真傳,母親則孕育了他溫柔的一面,造就了他熱情的性格。這兩種人格特質,使他得以在經歷了歐洲歷史的動盪後,仍能固守其原有的信仰,而免於受到任何傷害。年幼時,法蘭茲給了他一個很好的音樂環境,大量地接觸音樂;四歲習琴、六歲創作、八歲學習小提琴。他從未進過音樂學院學習,在慕尼黑大學時則是專心徜徉於哲學、文學、藝術等學科上,這也為史特勞斯日後創作留下許多靈感的來源。
 
  理察‧史特勞斯可說是近代音樂史上撲朔迷離的一位人物,作品中洋溢著愛的作曲家,私底下卻是個感情極其內斂的人,這位經常登台指揮的音樂家,在私人場合像是個謎。他的兩部歌劇《莎樂美》和《依雷克特拉》,充滿了高度的戲劇張力,在本世紀的最初十年,將他推向歐洲前衛音樂的最前線,這也讓他奠定了歌劇史上的地位。然而他卻以《玫瑰騎士》的作者自許,美軍在二次大戰將結束時,開進他位於巴伐利亞別墅的花園,當時這位高齡八十的音樂家一點也不為所動,他只說:「我是《玫瑰騎士》的作曲家,別來吵我!」,並宣稱自己是二十世紀的奧芬巴哈。
 
  大衛‧尼斯筆下呈現了史特勞斯迷人的風貌以及身處的時代,如:巴伐利亞的快樂童年,俾斯邁時期頑固而任性的青年生活,聲譽漸起名揚國際,二十三歲時與劇作家霍夫曼斯塔合作的經過,二次大戰時的生活,與納粹間令人爭議的關係,以及晚期作品中明亮愉快的「印度夏日」景象。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