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小東西 | 拾書所

可憐的小東西

$ 331 元 原價 420
實如此殘忍,你我皆廢物
無法脫胎換骨,就等著粉身碎骨
 
看海外展翅高飛的女人們,卸去華麗外衣
如何苦海求生,活成可憐的小東西
 
  越是掙扎,越是下墜,找不到起點,望不到終點,這就是失敗者的宿命,然而即便是精英,也有自殘形穢的時候。林榮三小說獎得主劉思坊,以十一篇怪誕的短篇小說,犀利演繹在不同國界游移的失敗者的集體焦慮。
 
  〈校園巡禮〉、〈娜娜〉書寫海外安居的夢想有多大,幻滅下沉的力道就更逼人,道出難以啟齒的不堪,〈倫敦霧〉女主角安逸自在,因外貌國籍,被視為生物鏈裡的浮游生物。〈六月來了〉、〈畢業旅行〉、〈是誰在敲門〉、〈四小天鵝〉個性身分年齡懸殊的女子,角力暗湧、相嫉相羨,在制衡妥協下掀開假面,原來,不論凡胎或聖體,你我皆loser。
 
  現實如此殘酷,廢物只能顧影自憐進入魔幻世界,〈可憐的小東西〉山中行車,瞬間失去電波信號,霧起霧散,日日留下不同的動物屍體,羽鷹、浣熊、迷途的貓,如棄敝屣,其中也包含失業的主角。雜魚〈朱文錦〉,汗水蒸餾成池,被泡爛的朱文錦,夜裡驚見鄰室天花板吊著室友的白玉雙腿,停不了的敵意與幻想,誰會先被吞噬?
 
作者企圖鬆動輸與贏的二元論述,將失敗者/廢物(loser),定義為失去(lose)過什麼的人,以及在國界移動中迷失(lost)的人。聚焦跨國界、跨文化的女性群像,她們背負華麗外衣,卻在他鄉活得透明而平凡,迷失在弱肉強食的殘忍世界裡,人鬼不分,彼此依存競爭,各有難解宿命。
 
  陳允元──專文推薦
 
綺麗推薦
 
  白樵
  寺尾哲也
  林俊頴
  崔舜華
  許俐葳
  陳思宏
  翁智琦
  蕭熠
 
  作為一位擁有完整學術資歷的寫作者,思坊卻未以學院時興的性別論述、少數族裔、國族認同、華語語系、在地性與全球化等等作為議題,引導評論,迅速累積文化資本。她人在美國,作品主要在臺灣發表,卻不像近年臺灣文壇那樣大量運用鄉土與歷史素材,以呈現性別、族群、語言的多元,或是階級與社會關懷,維持與主流的疏離。小說的非議題化、時空感的模糊化或極簡化,並聚焦於普世的主題:個人存在與自我價值,使得《可憐的小東西》成為一部不太容易被標籤化或類型定義的獨特作品。我想,這是極有意識的自廢武功,也是寫作者極高的自我要求。思坊收拾起學院利器的鋒芒,不靠議題或素材取勝,而是純粹以小說的敘事張力與人情演繹,直球對決。──陳允元
 
  異鄉人的後青春殘酷物語。鵝鴨染血宣戰,某些同性的暴戾唯有甚美或奇醜的女孩才懂得。華物招陰,思坊以敷裹蜜粉的字直寫破敗倉皇,主角們在與他者的拉扯張力間存在著。有承襲李黎《浮世》與章緣的古典旅美情調,亦有新世代的冷眼直率。 ──白樵
 
  借用大江健三郎的演講標題,「始自於絕望的希望」,上溯魯迅,「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劉思坊演繹《可憐的小東西》亦可如是觀,人如螻蟻在全球自由跨境遷徙的當代,異鄉人與異鄉的碰撞,瓷器與鋼鐵的相遇,必須先求生存才有生活的奢望,先求失敗才有挺胸昂頭的榮光,是以一切的陌生、尷尬、侮辱、損傷、隔絕、恍惚,無一不是自作自受,煎熬到底也要奮戰到底,到了人鬼不分的境地,自然生出(女性?)自噬的勇氣,那覺醒的瞬間「就像突然撕破黑夜屏幕的一道閃電」。──林俊頴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