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返:山徑、公路與鐵道,往復內心與荒野的旅程 | 拾書所

折返:山徑、公路與鐵道,往復內心與荒野的旅程

$ 468 元 原價 520
旅行就是走出家門,是一個折返的過程,
從內心走到戶外,再從戶外返回內心。

此刻的終點是下一個起點,如此反覆。
無論在山徑、公路或鐵道;無論在曠野、都市或人群,
我們一直都在尋找家的影子。

  二○一六年,結束歷經五個多月的PCT徒步之旅,阿泰與呆呆的腳步並未停下來。只要有路的地方,就繼續出發。他們以各種形式移動、探索、體會自然與人文的各種面貌,足跡從臺灣延伸至亞洲、歐洲、美洲。

  在不同經緯度與地形景觀的追尋中,他們發現所追求的事物其實仍一如初衷,或者說答案早已了然於心,只是透過不同的方式再三證明。不管走了多遠多長,旅人終究要回家,也許這些向外的探索,為的是可以看見更裡面的自己。

  阿泰這樣寫出往復內心與荒野的旅程:

  .「如果你的人生只剩下最後一條步道可以走,你會選擇哪一條路線?」
  這真是個複雜的好問題。停頓幾妙後,在還沒想到如何回答之前,我的嘴巴像是有了自己的主張,對著臺下的聽眾幽幽答道:「我想走路回家。」

  .於是一直到最近,才終於理解自己並非熱愛登山,而是鍾情徒步。如果步道在山上,就往山上走,如果步道在鄉野,就往鄉野去。層層簡化後,發現我所追求的,其實僅是把生活的節奏與步伐的韻律合為一體。

  【設計理念】
  封面繪製想法──川貝母

  走在步道上與遠看群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原本遙不可及高聳的山頭,在一步步緩行而上終於抵達,常常還是會感到不可思議。我想把這兩種視覺結合在一起:遠看無法辨別形體,近看則依稀可分辨出動植物與石塊山丘。視覺沿著步道走,就好像走在山徑低頭或看著周遭的蕨類苔蘚,一個個鮮明起來,逐漸明瞭山的樣貌。

好評推薦

  「看著他們的照片常常會發現自己遺漏的風景,有時甚至會覺得我真的有走在一起嗎的驚嘆。」──川貝母/插畫家

  「出發吧,如同本書作者阿泰一般。『去公園、去散步、去離家最近的山頭、去沒到過的地方探索』,走到不想走了就折返,或許你將會發現,回來的那個人,也已經不是原本出發的那個人。」──李取中/《The Affairs 週刊編集》總編輯

  「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不是被迫而是自由的選擇,用旅行者的角度認識生長的家鄉,陌生感才重新以雙腳的速度轉化成為了親密的地方感,徒步向遠方終點就是回家,真是身體經歷日曬、雨淋、飢餓、疼痛才能體會的浪漫啊!」──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川貝母 插畫家 推薦專文

  DingDong|叮咚 攝影師
  工頭堅 米飯旅遊創辦人
  李取中 《The Affairs 編集者》總編輯
  吳建恆 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
  馬欣 作家
  徐銘謙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段慧琳 主持人/作家

  一致推薦(以上推薦人依姓名筆畫排序)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