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古大現場:是歷史、是科學,還會碰上尋寶盜墓。15個大現場、400張圖片,多少正史認為和傳說以為,因此更正。 | 拾書所

中國考古大現場:是歷史、是科學,還會碰上尋寶盜墓。15個大現場、400張圖片,多少正史認為和傳說以為,因此更正。

$ 458 元 原價 580
  ◎戰國不只七雄,被消失的第八雄──中山國,因考古學家挖到千輛車馬坑才發現。
  ◎草原牧民撿了個大印,一擺20年,直到專家鑑定:印的主人竟是成吉思汗的女兒。
  ◎距今五千年的紅山文化怎麼被發現?考古學家將56塊陶片黏回……天啊!是人臉!
  ◎怎麼判斷出土的古人年齡?牙齒是關鍵。但遇上食肉的草原民族就不準確了。

  作者黃大路,是中國知名考古學家,
  曾參與過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山東前掌大商代遺址、福建南宋官窯……
  等重要遺址挖掘工作。

  他說考古是件費體力、燒腦力的工作,不是電視電影裡的尋寶,更不是盜墓致富,
  在遺址蹲上數月是常有的事,如果挖出大墓陪葬品,瞬間當然驚喜連連,
  但之後還得一邊刮地層,一邊琢磨:這到底是誰留下。

  而且,挖掘過程不可逆,一旦出現誤差、挖壞了,驚呆你的就不是寶物出土,
  而是這文物再也無法挽回、毀了。

  本書就是透過15個考古現場故事,
  從蒙古帝國的敖倫蘇木城遺址、甑皮岩遺址到紅山文化遺址、雙墩遺址……
  詳述考古人員如何將出土文物重新梳理,
  判別這是誰的墓、誰的印、誰家的馬與誰家的碗。
  
  這需要豐富的歷史知識、文學底子,聽過許多鄉野傳說,

  加上科技學養和設備,方能一點一滴還原古文明的模樣。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遺址,暗藏廢帝真相
  中國自古以左為上,左邊的大墓總先被盜墓賊率先開挖,
  但西漢第九任皇帝海昏侯劉賀的「豪宅」墓,竟藏的好好的。

  原來,漢代竟然以右為上,盜墓賊挖完左邊就回家,
  忽略了右邊的墓藏有11個庫房和兩萬多件金光閃閃陪葬品。

  傳說海昏侯一生衣食無憂,就是病懨懨,
  考古人員卻在他屍骨的食道、胃、肛門都找到香瓜子!
  斷氣前還要吃香瓜?研究人員用科學技術DNA化驗找真相。
 
  ◎雙墩遺址,在碗底畫畫是對天的崇敬
  安徽蚌埠有個雙墩遺址,發現大批被砸碎的陶碗,
  碗底刻有一橫一豎,十字狀圖案,有的還畫兩個圓,連同碗底共三圓,
  直到考古員將碗一點點拼湊倒扣過來,才發現古人對天文的研究超乎想像。

  ◎故郡遺址車馬坑,隱藏被遺忘的「戰國第八雄」
  韓、趙、齊、魏、楚、燕、秦是我們熟悉的戰國七雄,
  直到河北行唐「故郡遺址」開挖出5車16馬,
  一個消失的古國──中山國才逐漸清晰。
  這個第八雄中山國以千乘的實力,比肩號稱萬乘的戰國七雄,
  《史記》卻不提。

  考古的驚喜,遠不止寶藏出土;考古的推論,精彩不下於推理破案;
  考古的成果,不斷把若干原本正史的認為,和傳說的以為,更正為史實。
 
推薦者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黃貞祥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