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餘年以來,儘管中國已從無產階級革命轉向發展主義,有關毛澤東時代的文化與思想論爭,仍未平息。《情動於「中」:當代中國的思想爭鳴與情感政治》聚焦當代中國的思想鳴放與情動政治,追溯兩岸三地知識界近數十年來關於紅色遺產所展開的爭鳴,包括新啟蒙運動的起伏、左翼與自由派學人的激辯、文化保守主義的興起,以及中國崛起所激發的「新天下主義」想像。藉著四篇專論,作者涂航回顧李澤厚、劉再復、余英時、陳映真、王安憶、劉小楓等知識分子和作家的心路歷程,討論有關「對證歷史」的辯論如何引發了迥異的感覺結構,進而揭示「主義」之爭背後的情感悸動,重塑我們對當代中國知識界思想分化的認知。
與傳統的觀念史研究不同,本書關注的問題是:情感如何參與「思想體系」的構築、影響各種「學理」的闡發、乃至塑造形形色色的「政治立場」?換言之,思想不只是綱舉目張的思辨過程,也牽涉思維主體的癡嗔與愛憎。全書以一九四九為「情動於『中』」開端,講述一段又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陳寅恪五○年代的「心史」寫作成為世紀末自由主義者的懷想對象;李澤厚歷盡文革創傷,力求從廢墟中重建美學價值、塑造情本體;陳映真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嚮往紅色天堂,終必須面對後革命時代的「左翼憂鬱」;劉小楓八十年代從基督神學找尋救贖,遍尋「拯救與逍遙」而不得後,發現殺伐果斷的「政治神學」才是他的歸宿……。這些學者作家的思想根植生命,原是有血有肉的。作者不僅意在描摹個人的歌哭與悲歡,更要觀察他們字裡行間所生的情感如何凝為一種信號,一種召喚與回應,引導讀者體會一個時代「思」與「信」與「感」的取捨。
專業推薦
《情動於「中」》從情感政治角度,勾勒當代中國思想版圖:啟蒙者從「罪」與「樂」重探現代人學與仁學譜系;自由主義者重讀陳寅恪的悲情以見證獨立與自由之必要;左翼作家藉由憂鬱敘事反思革命成敗是非;保守主義者結合政治與神學召喚深不可測的聖寵。這些線索相互鏈接,不僅著眼當代,而且回應了近三百年來情理之辨的大問題,在在可見此一課題的深度和廣度。——王德威(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講座教授)
這本書是探究中國當代思想複雜圖景的力作。涂航以「情動」做為切入的分析範疇,深入討論了幾個代表人物的論述,展現出的是這個思想圖景的分歧與複雜,也顯示理性言說的驅動力和個人的情感記憶與生活經驗緊密相連而難以切割。作者揭示出當代中國在經歷改革開放之後,革命幽靈為什麼仍然徘徊不去,並為「中國向何處去」這個大哉問提供了繼續追索的可能路徑。——丘慧芬(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學系教授)
本書試圖回答過去一個世紀困擾中國知識分子的關鍵問題:何為(中國)革命?從陳獨秀到李澤厚的幾代仁人志士都以「感時憂國」情懷介入有關革命與啟蒙的思想論戰。九十年代以來海內外學界眾聲喧嘩,王德威、汪暉等學者心憂「未完成的啟蒙」議題,發掘革命的唯情向度以及「向下超越」的政治潛能。涂航承前啟後,通過細膩的文本分析討論近百年來激盪中國的各色「主義」如何同二十一世紀的社會現實發生碰撞,從而產生廣泛、持久的影響。——柏右銘 (華盛頓大學人文學學系洛克伍德講座教授‧電影與媒體研究系教授)
與傳統的觀念史研究不同,本書關注的問題是:情感如何參與「思想體系」的構築、影響各種「學理」的闡發、乃至塑造形形色色的「政治立場」?換言之,思想不只是綱舉目張的思辨過程,也牽涉思維主體的癡嗔與愛憎。全書以一九四九為「情動於『中』」開端,講述一段又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陳寅恪五○年代的「心史」寫作成為世紀末自由主義者的懷想對象;李澤厚歷盡文革創傷,力求從廢墟中重建美學價值、塑造情本體;陳映真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嚮往紅色天堂,終必須面對後革命時代的「左翼憂鬱」;劉小楓八十年代從基督神學找尋救贖,遍尋「拯救與逍遙」而不得後,發現殺伐果斷的「政治神學」才是他的歸宿……。這些學者作家的思想根植生命,原是有血有肉的。作者不僅意在描摹個人的歌哭與悲歡,更要觀察他們字裡行間所生的情感如何凝為一種信號,一種召喚與回應,引導讀者體會一個時代「思」與「信」與「感」的取捨。
專業推薦
《情動於「中」》從情感政治角度,勾勒當代中國思想版圖:啟蒙者從「罪」與「樂」重探現代人學與仁學譜系;自由主義者重讀陳寅恪的悲情以見證獨立與自由之必要;左翼作家藉由憂鬱敘事反思革命成敗是非;保守主義者結合政治與神學召喚深不可測的聖寵。這些線索相互鏈接,不僅著眼當代,而且回應了近三百年來情理之辨的大問題,在在可見此一課題的深度和廣度。——王德威(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講座教授)
這本書是探究中國當代思想複雜圖景的力作。涂航以「情動」做為切入的分析範疇,深入討論了幾個代表人物的論述,展現出的是這個思想圖景的分歧與複雜,也顯示理性言說的驅動力和個人的情感記憶與生活經驗緊密相連而難以切割。作者揭示出當代中國在經歷改革開放之後,革命幽靈為什麼仍然徘徊不去,並為「中國向何處去」這個大哉問提供了繼續追索的可能路徑。——丘慧芬(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學系教授)
本書試圖回答過去一個世紀困擾中國知識分子的關鍵問題:何為(中國)革命?從陳獨秀到李澤厚的幾代仁人志士都以「感時憂國」情懷介入有關革命與啟蒙的思想論戰。九十年代以來海內外學界眾聲喧嘩,王德威、汪暉等學者心憂「未完成的啟蒙」議題,發掘革命的唯情向度以及「向下超越」的政治潛能。涂航承前啟後,通過細膩的文本分析討論近百年來激盪中國的各色「主義」如何同二十一世紀的社會現實發生碰撞,從而產生廣泛、持久的影響。——柏右銘 (華盛頓大學人文學學系洛克伍德講座教授‧電影與媒體研究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