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小孩的她們:一段女性抉擇生與不生的歷史 | 拾書所

沒有小孩的她們:一段女性抉擇生與不生的歷史

$ 355 元 原價 450
生,還是不生?
生了孩子的女人,與沒生孩子的女人,
真的是光譜的兩極嗎?

  其實,影響女人生育抉擇的因素有很多,
  從生涯規劃,到害怕能否照顧孩子;從無法生育,到擔心環境危機……

  古往今來,許多女性,都曾在盡力過好這一生的掙扎中,苦苦思索:生活中是否有容納小孩的空間?無論她們做出什麼的選擇,都不免受到所處背景的影響──時代、社會、文化,是適合生孩子,或是不適合?她們是自己所屬歷史時代的產品,也是地球賦予她們短短時間禮物的產品。

  本書超越社會為母職、非母職劃下的界線,
  看到各個時代,女性面對的抉擇,或難以抉擇。

  ◆    一個激烈又孤獨的決定
  生,還是不生?這個決定並不容易。它往往是女性與自己的生理時間、生涯規劃、社會環境、文化環境等因素間,激烈又孤獨的對話。

  ◆    看見古往今來,女性「生或不生」的決定
  凝視古往今來女性「生或不生」的抉擇,讓我們更認識她們的時代、或她們所處社會的限制,也讓我們看見,不斷有女性在這道考題前,做出多樣的選擇,猶如繁花盛開。

  ◆    女性為生育掙扎的歷史,就是人類的歷史
  女性「生或不生」、「如何生」的歷史,並不僅是女性的事,而是人類社會的歷史本身。每一個生或不生的決定,都是一名女性與她的時代對話的結果。

  在這本溫暖而富有深思的書中,歷史學家海芬頓藉由梳理歷史,加上她對當代社會的觀察,思考這些與我們密切相關的問題:

  ★    多變的世界中,變化的母職與母職焦慮
  ★    養育一個孩子,需要一整個村子的協力?歷史上母親的支援系統
  ★    沒有孩子就沒有價值?認識沒有孩子的女性做出的貢獻
  ★    支持母親,也不去否定沒有孩子的女性,這是一體兩面

本書特色

  臺灣與世界許多地方,正走進低生育率的時代。過去生育經常被看做女性的責任,不生孩子或生不出孩子的女性,經常面對社會的譴責。但時至今日,我們必須正視,影響女性生或不生孩子的因素,既有個人抉擇,也是個人與時代、與環境互動的結果。這本書回顧這個抉擇被忽略的歷史,正視古今女性在生或不生路上的掙扎。這些既屬於女性個人,也鑲嵌在群體、社會、時代背景之中。

  即便在生育路上,每一位女性是在為自己做出決定,即便這些選擇千差萬別,但這本書講述的歷史,都能告訴我們:我們並不孤單。

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推薦序: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共同推薦:
  李欣倫|作家
  林靜儀|立法委員、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顧問醫師
  馬尼尼為|作家
  陳昭如|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
  鄭雁馨|中研院社研所研究院
  諶淑婷|文字工作者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