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以鬯小說選集套書(五冊) | 拾書所

劉以鬯小說選集套書(五冊)

$ 1,746 元 原價 1,940
那些消逝了的歲月,彷彿隔著一塊積著灰塵的玻璃,
看得到,抓不著。看到的種種,也是模模糊糊的。

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

  劉以鬯一九一八年出生於上海,二○一八年辭世於香港。百歲的生命歷程,藉由文學創作見證了二十世紀的時代變局與社會動盪。

  他筆下的香港城巿風景、樓巿金融之泡沫,生活節奏之急遽,活靈活現;描繪不同階層的人物形貌,從孤兒到富人,從藍領到白領,無不栩栩如生。曾云:「我無意寫歷史小說,卻有意給香港歷史加一個注釋。」

  代表作《酒徒》被視為華文世界首部長篇意識流小說,敘述一位滿腹壯志的職業作家受困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糾結苦悶的心境,揭示了理想與絕望、精神世界與物質文明的高度反差;《對倒》則以雙線並行的架構,各自發展兩位不相識的男女主角故事,細膩捕捉了愛情轉瞬即逝的傷懷。兩部作品成為王家衛導演電影《2046》及《花樣年華》靈感來源。

  今年(二○二三)適逢劉以鬯一○五歲誕辰,聯合文學出版社精選推出劉以鬯作品集五冊,向這位文壇先行者致敬。

  本作品集依完成年代序輯成五部,分別為長篇小說:《酒徒》、《他有一把鋒利的小刀》、《對倒》、《島與半島》;中短篇小說集《寺內》。其中《他有一把鋒利的小刀》、《島與半島》為首次在台出版。

  ▌《酒徒》
  一位職業作家,雖滿腹理想壯志,卻受時下所困;一心想要撰寫嚴肅、前衛的文學,並支持好友在艱難的環境中出版文學刊物,卻遭遇自己的劇本創作被瓢竊,平日靠大眾流行的武俠小說、甚至色情小說的稿費糊口。內心無法認同自己迎合大眾、為了生存而成為寫稿機器,更因理想難以實踐,諸多的生活痛苦下,借酒澆愁,卻在酒醒後對世界更加厭惡。

  ▌《島與半島》
  書中描繪了股票投資風潮對香港人的影響,許多人將畢生積蓄投入股市,豈料香港發生股市史上最慘重的股災,恆生指數於一年內大跌超過九成,導致數以萬計的市民破產。石油危機,能源短缺,也使得港島限水限電。治安惡化,搶劫案每日增長,也讓市民憂慮不已,在媒體的煽動下,市民以搶購和囤貨回應物價上漲的恐慌。而在一片混亂之中,象徵繁榮穩定的「香港節」依舊進行著……

  ▌《他有一把鋒利的小刀》
  貧困家庭成長的青年亞洪與心儀的少女約定了要去大嶼山遊玩,卻苦於沒有約會所需的金錢,唯一擁有的是褲袋裡一把鋒利的小刀。每日報紙登載搶劫案的報導似乎鼓勵著可以如法炮製,卻同時也提醒著失風落網的下場。亞洪終日梭巡於街道,緊握小刀,卻遲遲無法下定決心行動,甚至反遭打劫。隨著約會時間即將到來,壓力逐漸逼近臨界點,終於,亞洪在黑夜郊區搶劫了一對情侶,混亂中亞洪向男子刺出一刀……

  ▌《對倒》
  一老一少;一男一女,對相同的境況產生迥異的聯想:憶舊情懷或浪漫理想;不期而遇地在電影院比鄰而坐是唯一的交會——他們皆以消極的態度消弭空虛,用回憶或幻想麻醉自己。故事以雙線並行,類似電影蒙太奇的效果,前衛的實驗手法為香港文壇注入一股新活力。意識流的書寫,存在主義的風格,以《對倒》對比出香港隔代人的不同心態。本書收錄「短篇」及「長篇」兩種版本,賞閱作者如何運用不同篇幅構築那迷人的平行世界。

  ▌《寺內》
  本書精選劉以鬯創作半世紀的中短篇小說,編選核心是「故事復修」,復修一詞源自建築學,是指將傳統建築融入現代環境的藝術,書中改編自《西廂記》的作品〈寺內〉,就是這一代表。寺廟原是禁慾的場所,戒律卻帶來誘惑,香燭和慾望的火焰在此糾纏,年輕男女的愛戀在佛像的注視下茁壯,發展出連孔夫子都會流淚的瘋狂。〈寺內〉詩化的文字中,擁有流動且多層次的空間結構,古物被賦予新生,和當代情境共存,使人置身在現代都市裡的古典建築中,既熟悉又神祕,既真實又夢幻。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