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了:從人類服裝史發掘全球製衣體系背後的祕辛 | 拾書所

穿過了:從人類服裝史發掘全球製衣體系背後的祕辛

$ 513 元 原價 650
服裝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也改變世界看待我們的方式。~吳爾芙
 
《紐約客》雜誌年度最佳書籍
《魅力》雜誌 二○二二年第一季年度好書
《哈潑時尚》雜誌 二○二二最佳年度新書
 
本書不僅是一部人類服裝的社會史、深刻動人的報導文學,
更將澈底改變你對衣服的看法!
 
  譚豪瑟以非凡的學術造詣及簡潔精煉的筆調,將服裝的歷史串連起來,讓讀者瞭解人類服裝的故事就是一部死亡、疾病、剝削及破壞土地的歷史……(以及)我們如何選擇所要譴責的危害。
 
  在這部視野寬廣的社會史中,譚豪瑟以精彩的筆觸講述五種紡織原料——亞麻、棉花、絲綢、合成纖維和羊毛——的故事,闡述人類服裝的發展及起源,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啟發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本書不僅揭開時尚產業的黑幕,更加入氣候議題、深入探討近代歷史,並帶領讀者快速認識紡織業的勞權課題,集所有熱門議題於一身。她帶領讀者穿古跨今,從法王路易十四的華麗宮廷一路來到當代中國強佔下的新疆勞改營。我們看到古代織品曾以地衣、貝殼、樹皮、番紅花和甲蟲作為染料,展現出獨樹一格的地區編織及針織特色;以及現代西方成衣業如何在快時尚品牌的推波助瀾下,將我們的衣著重新打造成千篇一律、穿過即丟的單調制服。
 
  譚豪瑟清楚點出服裝業如何淪為全球最嚴重的汙染源頭,以及長期藉由低薪剝削勞工來從事生產的業界黑幕;但她也讓我們看見當前世界各地,開始有些微型社群、紡織公司及服裝業者選擇回歸傳統,以古老且人性化的方式來製造衣物。
 
各界讚語
 
  作者耗費數年進行田調,走遍世界各地深入探訪,帶來許多精彩的故事。本書揭示了一個事實:我們身上所穿的衣服不僅僅是標籤上所標注的產地或工廠生產的成品,更是深入根植於歷史的產物。~《紐約客》(New Yorker)雜誌年度最佳書籍
 
  精細入微,令人大開眼界。本書實際上主要關注的是勞動不平等的議題,並指出我們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無奇的物品,背後其實承載了沉重的歷史意義及生態影響。~《Grist》雜誌
 
  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若能對衣服再多點好奇心,就能從中發現豐富、有趣且往往出人意料的事實,對人類歷史產生深刻的體悟及洞見。本書長時間深入探究人類衣服的起源,包括過去五百年出現過的服裝及其生產的物質條件與社會影響。這是一本不可錯過的精彩傑作,針對快時尚引發的恐懼與社會及環境災難,表達出擲地有聲、充滿說服力的批評之聲。~《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所有時尚愛好者的必讀好書。~《魅力》雜誌(Glamour),二○二二第一季年度好書
 
  深度及廣度兼具的恢宏之作。譚豪瑟在書中不斷證明,布料的故事「充滿政治意涵」。本書不僅從歷史的角度來審視織品,更吹響號角,呼籲社會關注紡織業人權侵害的問題。作者以充沛的熱情,透過精彩文筆穿針引線,串起紡織的不同面向,織就出一幅美麗動人的傑作。~《獨立報》(Independent)
 
  譚豪瑟強而有力地指出,穿衣本身就是一種政治行為。本書也不免俗地關注女性的家庭定位及勞動價值。這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報導文學,說明潮流時尚絕非無關緊要的日常小事,而是形塑人類歷史的重要因素。~《新政治家》雜誌(New Statesman)
這部縱覽大觀的歷史佳作記錄了人類服裝生產的演進,從充滿個人意義的手工製作轉變成大規模生產的行業……以流暢優雅的筆觸記錄了紡織生產何以被貼上勞工剝削、貶抑女性、環境破壞及殖民主義的負面標籤。~《紐約客》雜誌〈Briefly Noted〉專欄
 
  光芒四射……譚豪瑟著重在利潤豐厚的全球紡織服裝產業的工作者——尤其是女性——的勞動經驗。本書深入淺出,展現豐富知識,教人欲罷不能……充滿細膩而生動的描述,彷彿身歷其境,真實感受作者的所見所聞。~《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
 
  透過五種布料的故事,譚豪瑟以獨特視角揭開時尚產業的神祕面紗,或說是喪盡天良的業界黑幕。~《啟程》雜誌(Departures)
 
  譚豪瑟在這本充滿魅力、引人入勝的傑作中,織造出一部人類服裝的社會史。~《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
 
  譚豪瑟綜合既有文獻,加入實地田野調查所得的新穎洞見,以獨特視角呈現出服裝生產系統嚴重失靈的問題。她以充滿渲染力又不至於被正義之怒沖昏頭的敘事手法,客觀陳述第一手深入調查的結果……這無論在邏輯或道德上都是相當不容易的事。其剖析最可貴之處,在於她相當清楚要將這些網絡化為淺顯易讀的文字表述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衛報》(The Guardian)
 
  身為書評,偶爾會遇見一本令人開心、讓自己以這份職業為傲的好書……(譚豪瑟)以非凡的學術造詣及簡潔精煉的筆調,將服裝的歷史串連起來,讓讀者瞭解人類服裝的故事就是一部死亡、疾病、剝削及破壞土地的歷史……(以及)我們如何選擇所要譴責的危害。~《The Oldie》雜誌
 
  這本發人深省的著作所關注的,並非時尚及設計師品牌服飾。作為藝術家及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教授,譚豪瑟從衣服對環境、政治甚至是倫理等方面的影響出發,引領我們思考當代社會議題,研究透徹、精闢入裡,令人欽佩……(並且)喚起大眾關注。~《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譚豪瑟的服裝史講述的不僅僅是大眾布料及織品的身世,更深入探究相關人士及製造者的故事,這些人的生活不論好壞,皆深受服裝業影響。~《Veranda》雜誌
 
  本書介紹我們身上衣物不為人知的幕後秘辛,故事精彩,引人入勝,是所有時尚愛好者不能錯過的必讀之選。還記得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中,時尚達人米蘭達向助理安德莉亞細述她所穿的廉價毛衣背後隱含的勞動價值的那一幕嗎?簡單來說,譚豪瑟在本書不僅揭開時尚產業的黑幕,更加入氣候議題、深入探討近代歷史,並帶領讀者快速認識紡織業的勞權課題,集所有熱門議題於一身。~《哈潑時尚》雜誌(Harper’s Bazaar),二○二二最佳年度新書
 
  精彩描述了人類如何想方設法來掩飾集體犯下的錯誤。~《費城詢問報》(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以生動的筆觸,從史前時代一路推展到現代,介紹亞麻、棉花、蠶絲、合成纖維及羊毛的製造及貿易歷史。看完本書,保證會對衣服上的標籤大為改觀。~《新標準》雜誌(The New Criterion)
 
  本書不僅是報導文學的傑作,同時也是一部引人入勝的紀實冒險,既宏觀又細膩。譚豪瑟是最佳的引路人,以充滿人性關懷的動人筆觸,訴說豐富的歷史軼事,並時刻展現關鍵細節。她向世人揭示時尚的代價遠遠超出任何零售標籤上的價格,而復興歷史悠久的傳統或許才是帶領我們邁向永續未來的解方。~潔若汀.布魯克絲(Geraldine Brooks),《紐約時報》 暢銷書《The Secret Chord》作者
 
  索菲.譚豪瑟這本講述布料的歷史不只跟衣服有關,更談到倫理、勞權、女性進步及氣候正義等議題。藉由揭開服裝業背後的種種面向,從中探究我們身分認同的建構過程。正如書中所述,這絕對是一本引人入勝的佳作!~佩吉.奧倫斯坦(Peggy Orenstein),《紐約時報》暢銷書《女孩與性》(Girls & Sex)、《男孩與性》(Boys & Sex)作者  
 
  一本魅力十足的好書,闡述我們現今使用及丟棄衣物時日益隨便、欠缺深思熟慮的心態,使地球蒙受何等嚴重的傷害。譚豪瑟針對服裝及纖維原料進行了廣博的研究,以清晰且引人入勝的敘事風格將所有故事串接在一起,令人不忍釋卷,並開始改變既有的習慣和行為。~伊莉莎白.韋蘭.巴伯(Elizabeth Wayland Barber),《女人的工作:最初的兩萬年》(Women's Work: The First 20000 Years)作者
 
  衣服的故事,就是講述人類歷史的故事。本書內容引人入勝,發人深省,令讀者耳目一新。想真正瞭解我們所處的現代世界,絕對不能錯過本書。~布萊恩.克里斯汀(Brian Christian),暢銷書《決斷的演算》(Algorithms to Live By )、《對準問題》(The Alignment Problem)作者
 
  非讀不可……譚豪瑟在書中結合精彩的調查研究及真摯的人文情懷,貫穿古今,探究紡織品數百年來在不同文化中所展現的巧思、創意及人類所付出的代價。~克萊兒.杭特(Clare Hunter),《生命之線》(Threads of Life)作者
 
  本書深入研究五種主要的製衣布料,內容精彩絕倫……譚豪瑟下筆精準,以高超的寫作技巧交織驚人的統計數據、身歷其境的描述及對歷史人物生動的描寫,揭開人類紡織品的身世祕密。本書將澈底改變你對衣服的看法。~《出版人週報》(Publishers Weekly),星級書評
 
  譚豪瑟從歷史角度切入,探討服裝製造業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及環境破壞。她深入探討五種不同布料——亞麻、棉花、絲綢、合成纖維、羊毛——的起源、用途及全球行銷的模式,有效地結合嚴謹的研究、採訪、歷史事件、文學作品、流行文化、大量的軼聞故事及精彩獨到的評論,令讀者耳目一新,發人深省。~《書訊》(Booklist)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