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還能一樣嗎 | 拾書所

教育還能一樣嗎

$ 756 元 原價 840
  賣點:

  從事教育工作及研究近60年的程介明,過去3年疫情期間走訪不同學校,於書中總結教育界在這場危機中的創新經驗,值得教育界人士借鑑。

  作者援引多個學校創新例子,見證從學校的角色,以至整個教育界都在變革,認為香港的教育必須走出固有模式,應把學習還給學生。正在思考香港教育未來的人士,將可從中得到啟發。

  作為資深教育家,作者以學生角度出發,思考學生應該接受怎樣的教育,才能面對多變的未來。關注學生未來的老師,甚至家長,可從書中看到未來教育的新境界。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為六章,展示出作者對教育藍圖的想法。

  第一章「教育前景」,作者開宗明義指出「學校」的角色——不論是實體課堂,或傳統教育工作者,在社會其他持份者介入下正變得糢糊,逐漸成為新常態。

  第二章「教育文化」,由香港趨之若鶩的補習風氣,到近期熱議的學位過剩問題,作者指出在教育新常態下亦有所變化,需要大家深思。

  第三章「疫情停課」,一場新冠肺炎疫症打破固有上課模式,教師臨危「執生」,卻造就不少創新。作者喜見這些變化,更形容這些創新成為未來教育變革的契機。

  第四章「學習新貌」,在種種創新及變化之下,香港的教育將會有什麼新面貌?作者相信不論是學習環境、情感需要及學習體驗都有其新角色。

  第五章「生涯規劃」,作者點出過往由小學至高等教育的階級式「生涯規劃」已不合時宜。教育之所以要改變,為的是讓學生自行探索,幫助他們應對變幻的未來。

  第六章「用 AI,是作弊還是助手?」,將人工智能引入教育,有人認定學生會用來作弊,有人卻擁抱歡迎,作者主張的是後者,深信人工智能將會與未來教育相輔相成。

名人推薦

  「在我們學界,能夠像介明那樣,對教育的未來發展進行既宏觀又深入的研究的學者並不多。這也反映了介明這冊新書的重要價值。」——李焯芬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

  「本書是程教授對於教育研究和改革與實踐所做的長期觀察反省的成果,是他近年(也主要是疫情以來)發表於香港主要中文報刊的文章的結集,涉及面廣。通讀此書,感慨良多……」——楊銳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