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本文將透過考古學者與部落族人的合作書寫,首先說明此古陶壺整理計畫的緣起、發展脈絡及初步成果,其次介紹部落如何運用古陶壺於當代的文化復振活動中,最後思索古陶壺可以如何開啟考古學與部落間的對話,成為串起當代、過去與未來的可能。第二章:本文認為建築即政治,而這個時代的建築設計者、建築史學者,乃至設計評論者皆避談當代原住民族,卻不斷複製「原住民傳統建築」的造型語彙,不論是建築創作或建築評論,更包括課程,已為系統上之臆想,並為政治上之忽視。第三章:透過研究發現:1.kiljivak(關懷)是「masan cawcau(成為人)」之核心基礎,並串聯起個人、家庭、家族、部落、族群等關係網絡。2.王族「masan cawcau(成為人)」之素養條件較平民高出許多。3.排灣口傳敘事文學中有不少面向與田野、文獻資料相合,兩者之相異處,正好也能補足彼此缺漏之素養條件,是以最終能初步理出真正的人的面貌與輪廓。第4章:本文期盼能藉由數位工具的整合應用,對排灣族語教學師資培訓提供數位人文新思維,增進教師數位創新技能,提升學生學習動機。第5章:本文旨在探討史前館近年應用館藏進行排灣族物質文化研究的工作概況。史前館蒐藏文物較晚開始,且多是經由文物商購得,文物來源無清晰的脈絡,導致後續的應用有極大的限制,館員們藉由2017-2020年間的「文化部科技計畫」、「臺灣行卷」、「國家文化記憶庫」等計畫經費和機會,進行與文物源出社群的合作,重新讓文物找回文化脈絡,並藉由重製的過程讓文物背後的知識復刻,也讓文物重現。第6章:本文作者為佳平部落青年,作為此次共作展的行政規劃執行者,透過參與實作與觀察,希望以佳平部落共作展示的策展經驗,回應博物館與部落的另類互動可能。並指出文物回展對於部落集體記憶的積極影響,透過這樣的互動關係,部落也對博物館的知識體系進行修正。第7章:本文分析結果顯示,源出部落面對祖靈柱被公有博物館申請登錄為國寶時的反應,不同敘事間的方向並不同;對於訴求祖靈柱返還,以及對於婚姻結盟、結拜結盟的理解,亦存在差異。而主流媒體強調結盟儀式獲得排灣族人普遍認同,亦非事實。本文期許在推動當代原住民族主體性發聲的過程中,能帶來更多啟發。第8章:本文探討2020年、2021年屏東縣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兩次決議登錄排灣族文手為民俗、文手者為保存者、以及社區協會為保存團體的過程,對照2009年花蓮縣政府公告文面傳統、2016年苗栗縣政府公告苗栗泰雅紋面傳統為縣定民俗的結果,分析原住民族文身文化登錄為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所呈現的問題。其中針對登錄受文者為保存者的適切性、實際執行文身的必要性、以及文身傳統能否改變等問題,提出討論。最後提出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包括增列施文者為保存者、實際推動文身執行,傳統圖紋經族人協商取得共識後可調整等。第9章:有鑑局面紛亂,2017年加魯加倫領袖決定重新出發,利用「部落核定」管道澄清並自保。本文將分析加魯加倫部落以「部落核定」機制,重掌話語權的過程;並進一步探討,加魯加倫部落如何在「排灣族」框架下,重新界定我群與他者之邊界,並以「揉雜」的文化特殊性找到自己的定位。第10章:本文嘗試以情柴作為核心,從情柴性質、送情柴的方式與背後的文化意涵進行初步的探究。第11章:本文以南和村為例,紀錄圍繞在族人生命初始的各種生命儀禮,並且嘗試歸納出屬於白鷺與高見兩部落間的通則與差異,以及呈現出時代變遷的儀式轉化。第12章:本文將透過部落靈媒及耆老的訪談,有系統地探討Tjinalja’avusan來義系統的靈媒職司、所負責的族群及其變遷;同時,在現今部落耆老凋零和傳統文化逐漸消失的情形下,記錄並傳承Tjinalja’avusan來義系統的靈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