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蕩英華:長十八世紀的英國文藝與歷史 | 拾書所

浩蕩英華:長十八世紀的英國文藝與歷史

$ 355 元 原價 450
什麼是長十八世紀?
從歷史、文學、性別、視覺文化等主題
理解英國在此長風破浪的大時代
所思辨的問題,以及與世界的關係

  「長十八世紀」(the long eighteenth century)是由英國學界提出的概念,特別在英國的歷史、藝術、文學與文化語境中使用。界定長十八世紀有幾種方式,而《浩蕩英華》所關注的時段,開始於光榮革命的1688年,結束於《改革法案》通過的1832年,前後約莫一個半世紀。

  「長十八世紀」奠定了今日英國現代化的基礎,是英國能在世界舞臺上發展其文化、商業、工業與帝國事業,並且也是許多重要思想百花齊放的關鍵時期。然而相較於歐美學界,臺灣對於「長十八世紀」仍較為陌生,因此《浩蕩英華》期望向臺灣讀者介紹並廣布此一概念。在本書所收錄的六篇文章,讀者可以藉由邱園古塔的建造與魏客霏的異國書寫,追尋中英文化交流的軌跡;在布雷克的詩作與牛奶女工的圖像中,探索十八世紀的性別意識與印象;透過蘭姆與梁遇春、司各特與蓋伯頓的散文和小說,解讀文學心靈跨世紀的激盪與辯證。

名家推薦

  陳國榮(國立中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趙順良(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教授)
  ——專文推薦

  王德威(哈佛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單德興(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馮品佳(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終身講座教授)
  ——誠摯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