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行草書三種(繁體版) | 拾書所

康熙行草書三種(繁體版)

$ 63 元 原價 72
本康熙行草書三種分別是:康熙臨明董其昌書南朝齊王儉《高松賦》,臨明董其昌書唐杜甫詩《秋興八首》之五,臨宋米芾書唐李白詩《送友人尋越中山水》。《高松賦》碑題『御制高松賦』,碑為橫長方形,共四石,拓片均高三十四厘米,寬度不等。文四十五行,行四至五字,行書。臨董其昌書杜甫詩,無碑題。螭首方趺,通高三百一十五厘米,寬八十四厘米,厚二十一厘米。文四行,行十六字,草書。額題『御賜』一字,楷書。臨米芾書李白詩,亦無碑題。螭首方趺,通高三百一十五厘米,寬八十四厘米,厚二十一厘米。文五行,行十六字,行書。額題『御賜』一字,楷書。後兩種均為康熙賜書給大臣吳赫而由吳赫摹勒上石。此三碑現藏西安碑林博物館。

康熙即清聖祖皇帝愛新覺羅。玄烽(1654—1722》,公元(1662—1722)年在位,康熙為其年號,因習慣以其年號相稱,漸至約定俗成,稱為康熙皇帝。康熙為清世祖福臨第三子。清朝雖為滿族政權,但大多君主都很精通漢族文化,康熙就是其中出色的一位。在文化方面,他苦研儒學,倡導程朱理學,開博學鴻詞科,設館纂修《明史》,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佩文韻府》、《康熙字典》等。康熙也非常喜愛書法,常以書作賜廷臣和外國使臣,各地書院、名勝亦多有其題額。康熙尤其喜愛董其昌的書法,遍求海內所有董書真跡,研習並收藏。以致投機者把學習董書作為贏得君王青睞以求仕途風順的手段,世俗也跟著風行起來,直至後來館閣體盛行。本次出版的這二個臨本便是康熙學書米、董,偏愛董書的左證。康熙書法造型流暢灑脫,章法自然天成,柔麗精到,蕭散簡淡。這二個臨本,因是臨書,便少了幾分柔麗婉媚,而多了幾分沉著灑脫的生動情趣。

《高松賦》中『朔窮』誤書為『朝窮』,『相侶』誤書為『相似』。『(臣又手)』(qian)寫作『攬』(lan),《初學記》、《藝文類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皆作『(臣又手)』,兩宇義同而音異。

本次出版依據西安碑林博物館藏舊拓本剪裱整理並釋文標點,整理者為王其樟、王琪、殷漢西。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