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考爾通過分析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的德國影片,檢視了從1918年至1933年的德國歷史,借以展現“一戰”後德國人的心理圖景。在二十年代的德國影片中,他追蹤到一些反復出現的視覺和敘事母題,認為這些母題暴露了德國人對混亂的恐懼和對秩序的渴望,以致他們甘願臣服于威權統治。克拉考爾在書中開闢了探查電影美學、一個民族(魏瑪時期德國人)的普遍心理狀況以及同時期社會、政治現實之間關聯的新領域,並提出一項驚人的(時至今日仍有爭議的)主張︰作為通俗藝術的電影為人們洞察一個民族的無意識動機和幻想提供了可能。
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Siegfried Kracauer,1889—1966),著名批評家、社會學家和電影理論家。生于德國,早年為《法蘭克福報》記者和時事評論員,因持續撰文對納粹進行批評,1933年被迫流亡巴黎,後于1941年輾轉到達紐約,成為現代藝術博物館的特聘研究員,隨後又在多個研究所從事社會學研究。他的寫作涉及小說、文論、社會調查、電影理論和哲學研究等多個領域。代表作有《雇員們》、《大眾裝飾》、《從卡里加利到希特勒》、《電影的理論》(中譯本譯為《電影的本性》)等。
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Siegfried Kracauer,1889—1966),著名批評家、社會學家和電影理論家。生于德國,早年為《法蘭克福報》記者和時事評論員,因持續撰文對納粹進行批評,1933年被迫流亡巴黎,後于1941年輾轉到達紐約,成為現代藝術博物館的特聘研究員,隨後又在多個研究所從事社會學研究。他的寫作涉及小說、文論、社會調查、電影理論和哲學研究等多個領域。代表作有《雇員們》、《大眾裝飾》、《從卡里加利到希特勒》、《電影的理論》(中譯本譯為《電影的本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