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醫大家路志正 | 拾書所

走進中醫大家路志正

$ 256 元 原價 294
人的一生,既要做人,也要做事。路志正先生,字行健。志正,所以厚德載物,行健,因此自強不息。他少年時期就步入醫林,建國伊始已經開業十年,在當地頗有醫名。1952年進入衛生部工作,見證了20年不平凡的歷史。他最早認定中醫治療乙腦成果,代表中醫界參加血吸蟲防治,深入調研各地經驗,下鄉寶鋼培育醫學人才,皆不辱使命。1973年進入廣安門醫院,興特色,建學科,抓急癥,開科研,帶研究生,育高徒,培養優秀人才,把岐黃妙術廣傳海內外,碩果累累。他連任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建言獻策,針砭時弊,諸多高論驚四座。在歷史的特殊舞台上,他把中華大醫的風采,展露給當代,也留給歷史,耐人品味,任人評說。

在中醫發展史上,過去的一個世紀是一個不平凡的世紀,中醫一下子跌進了深谷,經過艱難的掙扎,它又迅速發展。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可以了。解那個世紀。《醫學人生叢書》選擇當代中醫泰斗級人物及在中醫藥界具有較大影響者,通過他們的口述,從中醫角度將那個社會、那個家庭、那個人的畫面展現給世人,通過他們的經歷,展現中醫的發展狀況,通過他們的口述,展現他們平凡而又靚麗的人生——這是歷史長河中的水滴,但可折射出上個世紀的光彩。

路志正先生,宇子端,號行健。志正,所以厚德載物;子端,端直以長;行健,因此自強不息。他少承庭訓,步入杏林,歷經磨難,學業初成。建國伊始,懸壺已十余年,為當地頗有影響之名醫。人的一生無非是兩件事——做人和做事,路老的態度一貫是“低調做人,高調做事”。1952年入衛生部工作,在衛生部的二十多年里,他下鄉求證,發掘、推廣了許多寶貴的中醫經驗;他沒有門戶之見,敬重名家,團結同道,對有一技之長的“民間醫”,也是虛心學習,關愛有加。他最早認定中醫對乙腦治療的成果;代表中醫界參加血吸蟲病的防治;下放支邊,在包鋼救治鐵水燒傷的工人;帶學生做臨床,皆不辱使命。1973年重返臨床,進入廣安門醫院。建學科,興特色,開科研,抓急癥,育英才,培養研究生和博士後,碩果累累;出國講學,把岐黃妙術廣布海內外。他連任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建言獻策,抗擊非典,針砭時弊,諸多高論語驚四座。88歲的他,見證並參與了半個多世紀以來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不平凡歷程。在時代給予的特殊舞台上,把中華大醫的風采盡情地展現給了當代,也留給了歷史。本書由路老親自講述了自己學醫、行醫、從政、再行醫的經歷以及學術思想的形成和創新過程。個中故事鮮為人知,耐人品味。尤其是如何學習中醫、如何臨證?細細讀來,可能會對每位莘莘學子或初出茅廬的年輕醫生有所裨益。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