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素脈古書二種 | 拾書所

太素脈古書二種

$ 157 元 原價 180
中醫理論中,脈診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診斷治療疾病時,醫生要用望、聞、問、切四種診斷方法了解病情。‘脈診’在四診中雖排最後一位,但有許多細微的情況、病情的變化必須通過診脈才能了解。而診脈在診病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民間流傳的一句話是︰病家不用開口,醫生便知分曉。醫生從脈中了解的癥狀是否和病人的感覺相同,是患者決定是否讓該醫生治療的依據,由此可見脈診的重要性。

如果一個中醫不僅能從脈象中準確了解癥狀,把握病情、處方用藥、治療病人卓有成效,又能從脈象中了解病人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以及其他一些個人情況,那麼這樣的中醫水平就更高明了。而記載這些診脈方法的著作就是《太素脈》。因為是通過診脈方法來達到這個目的,所以太素脈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被看成是一種特殊的相術。

關于《太素脈》的作者,目前說法頗多,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明代青城山人張太素,由隱者密授,再經他反復實踐、整理而得以流傳。張太素著有《太素脈秘訣》上下兩卷,是太素脈相法的系統著作,今人得觀太素脈法,實在有賴于此書。

張太素認為,人的脈搏變化與五行八卦、河圖洛書之理相通,只要理解並掌握太素脈秘訣,不但可以給人診病,還可以預言人的命運。

然而《太素脈》的命運坎坷,從問世就引起爭議,反對者又以中醫名家居多,以張介賓、徐靈胎、吳昆為最。

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屢敗于西方的堅船利炮下,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許多國人都迷失了自我,對中國所有的傳統文化都加以懷疑,都以有依據與否和能否得到驗證來決定對錯,確定是否“科學”。凡不以西方數理化理論為基礎的就是迷信、就是糟粕,所以“太素”這種深奧的認識就成為異端邪說、天方夜譚了。這種思想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達到高峰,一直到現在,大多數人還是把太素脈當做迷信。

太素脈作為脈診的一種方法,有其理論依據,在筆者的臨床應用中,能夠幫助了解病情,並解決病人生活中的問題。故本書除編入《重訂太素脈秘訣》《太素脈訣》使讀者了解太素脈的本來面貌,還將筆者運用太素脈的一些心得寫出。

筆者家世業醫,自己步入岐黃之門已30余年。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大批中醫古籍的出版,我有幸看到了張太素、彭用光所著的《太素脈訣》。閱讀之後,覺所論很有見地,臨床診病之時,運用太素了解病情,指導病人的社會活動,解決病人面臨的身體、工作、經濟和生活等問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書由筆者的妻子李仲瑞和兒子賈雲飛協助整理,在寫作過程中還得到表妹文琦、文靜,表妹夫萬濤、表弟文鴻及外(女男)女黃煒琳和其他朋友的大力幫助,在此一並表示感謝。由于才疏學淺,理解必多謬誤之處,望精擅太素的同道正之。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