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埃及對建築學的貢獻:古王國至托勒密王朝 | 拾書所

遠古埃及對建築學的貢獻:古王國至托勒密王朝

$ 900 元 原價 900
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建立了第一個王朝,開始了以法老為君主的王朝時代。埃及吉王國時期開始建造巨大的金字塔,以作為法老的陵墓。

中王國時期石窟式的陵墓取代了金字塔,同時也開始建造神廟。埃及新王國時期是古埃及最強盛的階段,新王國時期的神廟取代了陵墓,神廟既是祭祀神靈之地,又是法老的行宮。

古埃及的建築物,無論是金字塔還是神廟,其規模和尺度都很大,尺度之大令人難以想象,也難以用語言表達,必須身臨其境,否則無法理解古埃及建築學的偉大。

《遠古埃及對建築學的貢獻--古王國至托勒密王朝(古代建築名作解讀)》作者薛恩倫於2005年和2013年兩次訪問埃及,較為深入地了解古埃及在建築學 方面的發展,也加深了對建築學科的理解。

埃及人在距今4000年前已經開始規划和建設城市,並且在住宅、神廟內增加景觀設計,其建築物與雕塑、繪畫的有機 結合在神廟和陵墓中更是處處可見,充分顯示出古埃及人對建築學科的認知和高水平的審美意識。古代埃及的建築「柱式」有許多變化,他們的柱式沒有明確規定的 尺寸或比例,「建築師」可以任意發揮,似乎古代埃及的「柱式」比古希臘柱式或古羅馬柱式更具活力。

考慮到國內相關資料較少,本書在編寫過程中盡量把作品介紹得詳細些,並且增加了注釋,編入本書的圖片超過500幅,大部圖片均為2013年拍攝,力圖使讀者清楚地了解作品的全貌,對於尚未去過作品現場的讀者尤為有益。

薛恩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1932年出生於天津,1951年由天津南開中學畢業后進入清華大學營建系學習(1952年營建系改名為建築系),1955年畢業后留校任教。長期從事建築設計教學、建築實踐和設計理論研究,曾在《世界建築》、《建築學報》發表過多篇論文,已經發表的着作為《現代建築名作訪評》系列叢書,目前繼續致力於建築設計理論研究。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