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語婺州方言研究 | 拾書所

吳語婺州方言研究

$ 630 元 原價 630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成果,由北京語言大學副校長、漢語方言學專家曹志耘教授和日本著名漢語方言學專家、愛媛大學秋谷裕幸教授聯袂主編。

本書對金華、湯溪、浦江、東陽、盤安、永康、武義等7個點的方言進行深入調查,對其語音、詞匯、語法做了全面細致的研究分析。

語音方面,歸納了聲韻調、音韻特點、文白異讀、連讀調、小稱音等語音特點,並列出7個點的同音字匯和1000字的字音對照表。對南部吳語中異常復雜的文白異讀、連讀變調、小稱音變等現象都做了較為深入的考察。

詞匯方面,收錄了600條可資比較的方言常用詞,以對照表的形式排列,尤其重視對方言詞所蘊含的地域文化的揭示,設置了很多相關的詞條。

語法方面,收錄方言語法例句100條,以對照表的形式排列。在此基礎上,歸納了婺州方言語法(包括詞法和句法)的共同特點和內部差異。

本書全面、系統地描寫分析了婺州方言的語音、詞匯和語法現象,填補了漢語方言研究中的一個空白。

曹志耘,男,漢族,浙江金華人。山東大學中文系畢業,文學博士。北京語言大學副校長,教授,漢語言文字學學科帶頭人,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和博士后合作導師,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全國漢語方言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語言學會常務理事,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

曾任北京語言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語言研究所所長、語言科學院院長、《語言教學與研究》雜志主編、中國社會語言學會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漢語方言學、地理語言學、語言資源,長期從事漢語方言調查研究,致力於地理語言學學科建設和語言資源搶救保護工作。

已出版《漢語方言地圖集》(主編)、《南部吳語語音研究》、《嚴州方言研究》、《吳語處衢方言研究》(合作)、《金華方言詞典》、《湯溪方言民俗圖典》、《走過田野——一位方言學者的田野調查筆記》等著作,在《中國語文》、《方言》、《語言教學與研究》、《中國語學》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余篇。

研究成果曾獲得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提名獎、北京大學王力語言學獎、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語言學家獎等。其中《漢語方言地圖集》是世界上第一部在統一的實地調查的基礎上編寫的、全面反映20世紀漢語方言基本面貌的原創性語言特征地圖集。

目前正致力於「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工作,該工程是由財政部立項、教育部和國家語委領導實施的一項特大型語言文化類國家工程,內容主要包括漢語方言調查、少數民族語言調查、文獻典藏、采錄展示平台建設等方面。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