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景觀中的中國古代藝術」系列講座采用「全球美術史」的視點,對中國古代美術的重要特點進行反思。
這個反思建立在兩個基礎上,一是把全球美術看做一個整體,其中包含着許多即獨立又互動的地區性美術傳統,每個地區傳統都對人類美術的整體做出了寶貴的貢獻。
二是這些地區性的貢獻是不同的,正因如此才造成了人類美術的無比豐富。講座的核心問題因此也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傳統中國美術對整體的人類美術史做出了什麼最獨特的、因而也是最有價值的貢獻?
對這個問題的注視點不一定一樣,回答也不必相同。
本系列講座的關注點是確定中國美術中具有鮮明文化特性,同時又是源遠流長、深具影響一些基本線索。
類似的藝術形式在世界上其它地區美術傳統中可能也存在,但不具有在中國美術中的持續性和深刻性。
巫鴻,著名藝術史家、藝術批評家、策展人。1968、1980年獲得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士、碩士學位,1987年獲哈佛大學藝術史與人類學專業博士學位。曾在哈佛大學美術史系任教,1994年起受聘於芝加哥大學藝術史系及東亞語言與文明系,任「斯德本特殊貢獻中國藝術史(HarrieA.VanderstappenDistinguishedServiceProfessorinChineseArtHistory)」講席教授。2002年建立芝加哥大學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兼任芝加哥大學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
這個反思建立在兩個基礎上,一是把全球美術看做一個整體,其中包含着許多即獨立又互動的地區性美術傳統,每個地區傳統都對人類美術的整體做出了寶貴的貢獻。
二是這些地區性的貢獻是不同的,正因如此才造成了人類美術的無比豐富。講座的核心問題因此也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傳統中國美術對整體的人類美術史做出了什麼最獨特的、因而也是最有價值的貢獻?
對這個問題的注視點不一定一樣,回答也不必相同。
本系列講座的關注點是確定中國美術中具有鮮明文化特性,同時又是源遠流長、深具影響一些基本線索。
類似的藝術形式在世界上其它地區美術傳統中可能也存在,但不具有在中國美術中的持續性和深刻性。
巫鴻,著名藝術史家、藝術批評家、策展人。1968、1980年獲得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士、碩士學位,1987年獲哈佛大學藝術史與人類學專業博士學位。曾在哈佛大學美術史系任教,1994年起受聘於芝加哥大學藝術史系及東亞語言與文明系,任「斯德本特殊貢獻中國藝術史(HarrieA.VanderstappenDistinguishedServiceProfessorinChineseArtHistory)」講席教授。2002年建立芝加哥大學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兼任芝加哥大學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