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GDP史 | 拾書所

極簡GDP史

$ 239 元 原價 275
隨着中國經濟體積的日益龐大,GDP的增長速度日益進入「L」型軌道。歷史上有哪些國家曾經歷過這種類似的局面,其政府的經濟政策又發生了什麼相應的調整?它又會對企業和普通老百姓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通過英國經濟學巨擘、BBC理事黛安娜·科伊爾的這本書,你不但能對此有所了解,而且還能更為深入地洞察GDP的本質和變遷邏輯。同時, 她還指出了GDP在計算方法、構成、功能方面均存在先天性的不足



*次出現測算經濟總量的活動發生在第二次英荷戰爭時期,目的是搞清楚國家有多少余力用於戰爭。當時,除了向市場征收自身的各種開支外,英國政府基本不干涉國家經濟的運行。政府切得越多,國民收入就會變小。大蕭條的發生后,政府出手拯救經濟成為大勢所趨,而其前提就是對經濟進行全面的體檢。不過,由於傳統國民收入的計算方法,使得政府任何擴大開支的行為都會導致國民收入的減少。這嚴重束縛了政府救濟和干預經濟的手段。為了解決這一個矛盾,政府開支被解釋成為提供公共產品所必須的花費。這種轉變使得政府直接成為財富的制造者。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政府越來越深地介入到了經濟運行當中,並成為能夠左右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力量。在這種情況下,GDP既是衡量經濟發展狀態的指標,又是政府經濟政策的目標。





[作者簡介]



l 英國知名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曼徹斯特大學經濟學教授。



l 英國廣播公司(BBC)理事。曾任英國財政部顧問,英國競爭委員會委員,英國移民咨詢委員會委員。



l 大英帝國勛章獲得者,與保羅·克魯格曼等人一起入圍2015年英國《展望》(Prospect)「世界思想家50人」。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