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人民幣國際化為背景,基於經濟學理論和主要國際貨幣案例,研究國際貨幣應構建怎樣的支付基礎設施,作為支撐貨幣跨境流動的高速公路。從金融功能觀理論可知,清算和結算作為金融的核心功能之一,其目標是降低資源配置過程中的交易成本和風險,支付基礎設施是發揮這一功能的載體。對於國際貨幣來說,其支付基礎設施首先應具備支持貨幣跨境流動的功能,其次,應有助於降低國際貨幣的交易成本、確保貨幣的流動性。本書並非證明支付基礎設施在貨幣國際化過程中的重要程度,而是闡述支付基礎設施在貨幣國際化中發揮何種功能、應具備哪些功能、如何做出降低交易成本的安排。對照以上標准,全面、深入分析了人民幣支付基礎設施的現狀和發展方向。同時,本書的下篇逐一論述、分析了英鎊、美元、歐元和日元四種主要國際貨幣支付基礎設施的發展進程。研究表明,以上四種各具特點。無疑為我們構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支付基礎設施提供了不同視角的參考材料。
梁靜,中國社會科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非執業會員、高級會計師。長期參與我國銀行間支付體系建設和運行,曾因參與電子商業匯票系統建設獲2012年全國銀行科技發展二等獎,對國內外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發展有較為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公開發表論文多篇,參與編寫《金融學大辭典》。 本書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所供職機構的觀點。
梁靜,中國社會科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非執業會員、高級會計師。長期參與我國銀行間支付體系建設和運行,曾因參與電子商業匯票系統建設獲2012年全國銀行科技發展二等獎,對國內外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發展有較為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公開發表論文多篇,參與編寫《金融學大辭典》。 本書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所供職機構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