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3年首次造訪,十年間蔣彝多次重遊舊金山。在這座兼具前衛與傳統的城市,冒險攀登金門大橋,遊覽雲霧圍繞、亦真亦幻的雙子峰,漫步滿是水仙花的小巷,娓娓敘說舊金山的歷史與傳說。讓人流連忘返的不僅是舊金山如畫的自然風景,還有這座城市展現出來的美國力量——清教徒精神與拓荒者精神的融合。
蔣彝(1903—1977),字仲雅,又字重啞,江西九江人。出身書香門第,自幼從父親習書畫,深得東方藝術之精神。青年時期進入東南大學學習化學,之後投筆從戎,加入北伐。戰後歷任三地之縣長,因求變革而得罪權勢,痛心政治腐敗之下,辭官赴英,卻不承想一走竟是數十年。旅居英美期間,以筆名「啞行者」出版了一系列雋永的旅行畫記,暢銷西方,成為享譽國際的散文家、畫家、詩人和書法家,堪稱「中國文化的國際使者」。1975年回到闊別數十年的祖國,與妻女團聚。1977年逝于北京,歸葬家鄉廬山腳下的馬回嶺公墓。
焦曉菊,專職的無業遊民,業餘的圖書翻譯,在華北鄉村漂泊十來年,怡情于荒野花草蟲鳥之間,閑來亦翻譯有數百萬字的作品,對科普和社科文化類圖書均有涉獵,主要譯作有《自私的美德》《巨獸》《與獸同在:一位博物學家的野外考察手記》《羅浮宮》《沿河行》等。
蔣彝(1903—1977),字仲雅,又字重啞,江西九江人。出身書香門第,自幼從父親習書畫,深得東方藝術之精神。青年時期進入東南大學學習化學,之後投筆從戎,加入北伐。戰後歷任三地之縣長,因求變革而得罪權勢,痛心政治腐敗之下,辭官赴英,卻不承想一走竟是數十年。旅居英美期間,以筆名「啞行者」出版了一系列雋永的旅行畫記,暢銷西方,成為享譽國際的散文家、畫家、詩人和書法家,堪稱「中國文化的國際使者」。1975年回到闊別數十年的祖國,與妻女團聚。1977年逝于北京,歸葬家鄉廬山腳下的馬回嶺公墓。
焦曉菊,專職的無業遊民,業餘的圖書翻譯,在華北鄉村漂泊十來年,怡情于荒野花草蟲鳥之間,閑來亦翻譯有數百萬字的作品,對科普和社科文化類圖書均有涉獵,主要譯作有《自私的美德》《巨獸》《與獸同在:一位博物學家的野外考察手記》《羅浮宮》《沿河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