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比較:形上 形下 並重 互補 | 拾書所

中西醫比較:形上 形下 並重 互補

$ 219 元 原價 252
藏字有兩種讀音:一讀cang,發二聲,作隱藏、收藏、儲藏講。一讀為zang,有兩種聲調。一聲的藏是一種草名,卑濕之地常見的藏、茛、蒹葭之類的雜草,故含有贓之意,比如“掩賊為藏”。四聲的藏含意較廣,儲存東西的地方,宗教經典的道藏、大藏經,作為地名的西藏,皆用藏。中醫學裡“藏象”的藏,也是這一個字。《中華大字典》關於四聲的藏字,解釋更豐富,有匿也、懷也、蓄也、潛也、深也、隱也等等,這與中醫學裡隱於內而見於外的藏象概念,含義完全一致。
  
藏象中有藏、有府,也有氣血陰陽的消長變化在其中。它是中醫基礎科學體系的首要範疇,相當於西醫基礎科學體系裡的生理學。在《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原著以及兩幹多年來出版印刷的種種版本中,皆使用藏象或者藏、府。而臟與腑二字,在中醫文獻中出現較晚,只是在後世中醫繁體字出版物中,才有臟與腑二字。1964年漢字《簡化字總表》頒佈、推行以後,臟字簡化為髒字,遂出現了與西醫解剖刀下的臟器使用同一個字的狀況。
  
中醫是形上性的醫學,西醫是形下性的醫學,兩種醫學的概念範疇迥異。外行人往往容易把中醫的藏象與西醫的臟器相附會,而中醫大專院校的教材中也普遍存在著藏象與臟器相附會的問題。為此,丘石中醫系列關於藏象的討論中,只用藏、府,不用髒(臟)、腑。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