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學必須建立意義觀,才能進行基本理論建構。作者認為,翻譯學需要的是動態的意義觀,強調要在語言交流中把握意義,關注使用、意向性和語言審美。在這一基本認識論原則指導下,本書深入、系統地探討了對翻譯學深層理論關係最為密切的四個問題,即漢語的異質性、本位與外位問題、主體與客體的關係,併為中國的翻譯學提出意義理論和文本解讀理論架構。
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分別探討翻譯理論研究方法論、翻譯理論的哲學視角、翻譯的價值觀論。
劉宓慶,生於1939年,祖籍湖南新寧,中國當代知名翻譯理論家。劉氏長期從事翻譯實務與理論研究,創建了翻譯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後期的功能理論觀以維根斯坦的語言哲學為導向,在國際學術界備受重視。在本體論層面,劉氏就翻譯及其理論研究提出“文化戰略觀”;在方法論層面,他提出“本位觀照,外位參照”的研究方法。劉氏強調翻譯的整體性整合研究,主張建立中國功能主義翻譯學派。主要論著有《新編當代翻譯理論》《翻譯美學導論》《文化翻譯論綱》《翻譯與語言哲學》等14本,其中大部分已收入《劉宓慶翻譯論著全集》,由中譯出版社(原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
2019年,中譯出版社推出《劉宓慶翻譯論著精選集》,甄選劉宓慶潛心學術40年來的代表作品6種,包括《文體與翻譯》《文化翻譯論綱》《新編當代翻譯理論》《中西翻譯思想比較研究》《翻譯美學導論》《翻譯與語言哲學》,集中展現其理論發展脈絡和思想精髓。
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分別探討翻譯理論研究方法論、翻譯理論的哲學視角、翻譯的價值觀論。
劉宓慶,生於1939年,祖籍湖南新寧,中國當代知名翻譯理論家。劉氏長期從事翻譯實務與理論研究,創建了翻譯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後期的功能理論觀以維根斯坦的語言哲學為導向,在國際學術界備受重視。在本體論層面,劉氏就翻譯及其理論研究提出“文化戰略觀”;在方法論層面,他提出“本位觀照,外位參照”的研究方法。劉氏強調翻譯的整體性整合研究,主張建立中國功能主義翻譯學派。主要論著有《新編當代翻譯理論》《翻譯美學導論》《文化翻譯論綱》《翻譯與語言哲學》等14本,其中大部分已收入《劉宓慶翻譯論著全集》,由中譯出版社(原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
2019年,中譯出版社推出《劉宓慶翻譯論著精選集》,甄選劉宓慶潛心學術40年來的代表作品6種,包括《文體與翻譯》《文化翻譯論綱》《新編當代翻譯理論》《中西翻譯思想比較研究》《翻譯美學導論》《翻譯與語言哲學》,集中展現其理論發展脈絡和思想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