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毛、八卦及語言的進化 | 拾書所

梳毛、八卦及語言的進化

$ 468 元 原價 468
微信之父張小龍喜歡在演講中提到「150魔咒」,說是從《人類簡史》這本書中看到的。"人類在遠古時期,任何一個村落只有150人左右,因為當時沒有語言這樣一個工具,一旦超過150人,就沒有辦法維繫起來一個人群;我們的記憶裡面只適合處理150人以內的人際關係,一旦超過150人的時候,它就變成一個社會化的組織。這個時候對個體來說是不太舒適的,已經超過了他的舒適區。”其實,這個"150魔咒”的始創者並不是《人類簡史》的作者,在西方的社會心理學研究中,150被稱為鄧巴數,是本書的作者鄧巴教授,第一個把人類的群體規模,和語言溝通的效率,還有靈長類動物大腦的表面積,這幾個看上去互不相關的因素連接了起來。我們為什麼擁有語言,它從哪來,又在何時產生?

在這本書里,你將與各種意想不到的生物學理論不期而遇,既有從歷史到生理的闡述,也有從猴子、猩猩的公眾行為到人類的親密表現的對比與溯源;你還將探尋到我們發明了語言,卻將它大材小用的原因――語言進化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閑聊八卦――鄧巴教授如是說。



羅賓·鄧巴(Robin Dunbar)現任英國牛津大學進化人類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社會遺傳學”。他提出的“150定律”(“一個人能夠維護的朋友只有150個”)已經成為社交領域的常識。已出版的圖書包括《科學的煩惱》(The Trouble with Science),《人類的故事》(The Human Story),和《你需要多少朋友》(How Many Friends does one Person Need?)等。他的作品被媒體譽為“帶着最新研究和新成果的熱氣”“強勁有力,且發人深省”。

張傑,北京師範大學翻譯碩士。區沛儀,廣東中山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博士,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講師。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