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夏金元史 | 拾書所

遼夏金元史

$ 459 元 原價 528
10世紀—14世紀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風雲激蕩的時期,契丹、党項、女真和蒙古先後建立的遼、夏、金、元四個少數民族政權,不僅成為廣闊草原的霸主,更越過草原界限統治了北方,乃至建立新的大一統王朝。這一時期是各民族共同創造中國歷史的重要時期。

傳統歷史學家以宋朝為正統,這些少數民族王朝往往被視為配角,作為落後者和破壞者的形象出現,其內在發展規律在歷史敘事中也被忽視。實際上,從東北的原始曠野到西北的戈壁綠洲,在兼具遊牧、漁獵、農耕經濟和多民族、多文化共處的疆域內,這些王朝在各自不同的傳統與現實基礎上,發展出了具有獨特魅力的政治制度與文化。在不同民族與文化的一次次碰撞之中,交流與融合也在不斷發生,大大豐富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內涵。

本書由國內遼夏金元史領域的中堅學者聯袂撰寫,吸收最新學術研究成果,不僅使用漢文史料,也參考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蒙古文以及外文史料,並利用了近年的考古新發現,以高遠的歷史視野勾勒出這一時期諸王朝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文化以及互相衝突交融的情況。本書致力於揭示遼夏金元時期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複雜多樣的時代特徵,為讀者描繪出戰火紛飛,同時又生機勃勃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梳理多民族國家社會發展的歷史軌跡,帶領讀者重新認識這幾個少數民族王朝。



張帆,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元史專家,著有《元代宰相制度研究》《中國古代簡史》等。

陳曉偉,1983年生,蒙古族,復旦大學歷史學系青年研究員。目前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參與完成《契丹小字詞彙索引》和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版《遼史》,出版專著《圖像、文獻與文化史:遊牧政治的映像》。獨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2014年獲北京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17年入選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邱靖嘉,1985年生。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赴美國哈佛大學訪學一年,主要研究領域為宋遼金史、歷史文獻學、科技文化史,著有《〈金史〉纂修考》等。

林鵠,1977年生。北京大學歷史系碩士,芝加哥大學人類學系博士,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后,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遼代與宋代政治史,著有《遼史百官志考訂》《南望:遼前期政治史》《憂患:邊事、黨爭與北宋政治》等。

周思成,1984年生。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編審。主要研究領域為蒙元史、民族史和軍事史,通曉英語、法語、德語,能閱讀日文、俄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拉丁文、波斯文、阿拉伯文、藏文、維吾爾文和蒙古文。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出版譯著4部,已出版作品《大汗之怒:元朝征伐日本小史》《規訓、懲罰與征服:蒙元帝國的軍事禮儀與軍事法》,2021年的新書《隳三都 : 蒙古滅金圍城史》榮獲首屆文景歷史寫作獎。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