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張旭東“魯迅三部曲”首卷,分析魯迅文學在1924—1927年間如何以“雜文的自覺”為標誌從而“成為自己”。作者表明,此期間魯迅文學所面對的空前的外部挑戰和內部壓力,帶來一系列深刻且不可逆的風格史及文學原理意義上的選擇、決定和突變。通過作者論、文本分析與理論闡釋相結合的總體批評方法,本書探討以文體混合和寫作的政治本體論為核心的魯迅雜文句法和現象學結構。結論是:有必要在新文學和近代世界文學的歷史與價值論範疇,在“藝術的終結”的哲學命題層面,去分析和把握雜文這一高於“純文學”建制及其意識形態的文體實驗與風格運動。
這種魯迅文學內部闡釋的“中間突破”,在第二卷對魯迅“上海時期”(1927—1936)文字的“批判的文獻學”考察中打開歷史縱深,並在“雜文的自由”標題下呈現更寬廣的社會政治視野及更複雜的現實與其表象之間的批判性敘事性關係。魯迅的短篇小說、散文詩和自敘文創作,將在第三卷“啟蒙與新文學的造型藝術”中專門分析。“三部曲”各卷沿環環相扣的六個命題展開:文學在魯迅研究中的首要性;雜文在魯迅文學中的首要性;魯迅文學的現代主義和世界文學本質;魯迅文學的生物決定論及時間構造;魯迅文學的政治本體論;及魯迅文學的“著譯一致”特徵。
張旭東,紐約大學比較文學系、東亞研究系教授,國際批評理論中心主任。代表性著作包括《幻想的秩序》、《改革時代的中國現代主義》、《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西方普遍主義話語的歷史反思》和《批判的文學史》等。
這種魯迅文學內部闡釋的“中間突破”,在第二卷對魯迅“上海時期”(1927—1936)文字的“批判的文獻學”考察中打開歷史縱深,並在“雜文的自由”標題下呈現更寬廣的社會政治視野及更複雜的現實與其表象之間的批判性敘事性關係。魯迅的短篇小說、散文詩和自敘文創作,將在第三卷“啟蒙與新文學的造型藝術”中專門分析。“三部曲”各卷沿環環相扣的六個命題展開:文學在魯迅研究中的首要性;雜文在魯迅文學中的首要性;魯迅文學的現代主義和世界文學本質;魯迅文學的生物決定論及時間構造;魯迅文學的政治本體論;及魯迅文學的“著譯一致”特徵。
張旭東,紐約大學比較文學系、東亞研究系教授,國際批評理論中心主任。代表性著作包括《幻想的秩序》、《改革時代的中國現代主義》、《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西方普遍主義話語的歷史反思》和《批判的文學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