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中醫復興之父”,繼醫聖張仲景之後的第二位醫中聖人彭子益所著。該書以《易經》河圖中氣升降圓運動之理,破解《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溫病學說的千古奧秘,批判地繼承、發展了古中醫學,從頭緒紛繁的古醫經中,理出了“生命宇宙整體觀”、科學實用的中醫系統科學。本書以“物質勢力圓運動歸納于一個細胞小體”的原則,系統分析晉、唐以前“古”中醫學之理論特點及治療原則。全書分生命宇宙、系統原理處方基礎、傷寒讀法、溫病本氣、時病本氣、時方改錯等篇。現存1940年成都四川國醫學院鉛印本。全書分“生命宇宙篇”、“中醫原理篇”、“經方用法篇”、“溫病篇”、“傷寒論原文讀法篇”、“傷寒論方解篇”、“ 雜症治法篇”、“時方用法篇”八個部分。
彭子益(1871-1949年),雲南大理鶴慶人。清末民國年間有名白族醫學家。彭子益出言詼諧辛辣,孤傲不馴,才學過人,識見超邁不與同道合。少年時代就對醫道情有獨鍾。經過不斷的精心研讀,他對傳統中醫理論典籍的理解和把握達到了一個辨識透闢,由博返約的層次。成年後,負笈遊歷重慶,自薦于吳棹仙創辦之重慶巴縣國醫學校任教。
彭子益(1871-1949年),雲南大理鶴慶人。清末民國年間有名白族醫學家。彭子益出言詼諧辛辣,孤傲不馴,才學過人,識見超邁不與同道合。少年時代就對醫道情有獨鍾。經過不斷的精心研讀,他對傳統中醫理論典籍的理解和把握達到了一個辨識透闢,由博返約的層次。成年後,負笈遊歷重慶,自薦于吳棹仙創辦之重慶巴縣國醫學校任教。